“戠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220
【GBK编码】91E7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414312511534
【汉语拼音】zhí
【拼音编码】 zhi2
【五笔编码】 uja ujat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SUKH
【注音符号】ㄓˊ
【广东话】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戠 zhí
<释义1>古同“埴”,黏土。
<释义2>聚合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戠1 [zhī ㄓ]
[《廣韻》之翼切,入職,章。]
聚会。《易·豫》“勿疑朋盍簪” 唐 陆德明 释文:“簪, 虞 作戠。戠,叢合也。”
戠2 [zhí ㄓˊ]
[《集韻》昌志切,去志,昌。]
同“ 埴1 ”。
细腻的黄黏土。《书·禹贡》“厥土赤埴墳” 唐 陆德明 释文:“埴, 鄭 作戠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戠,埴音義同……是埴謂黏土,故土黏曰埴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