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捝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35D
【GBK编码】92C9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1214325135
【汉语拼音】tuō,shuì
【拼音编码】 tuo1 shui4
【五笔编码】 rukq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DUJR
【注音符号】ㄊㄨㄛˉ,ㄕㄨㄟˋ
【广东话】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捝 tuō
<释义1>古同“脱”。
<释义2>捶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捝 shuì
<释义1>擦拭:“坐~手,遂祭酒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捝1 [tuō ㄊㄨㄛ]
[《廣韻》他括切,入末,透。]
[《廣韻》徒活切,入末,定。]
“ 挩1 ”的新字形。“ 税2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“ 脱 ”的古字。解脱。《说文·手部》:“捝,解捝也。” 段玉裁 注:“今人多用脱,古則用捝,是則古今字之異也。今‘脱’行而‘捝’廢矣。”《老子》:“善抱者不捝。” 范应元 注:“捝,一作脱。”2.“ 脱 ”的古字。遗漏;失误。《广韵·入末》:“捝,誤也;遺也。”《清史稿·文苑传二·张穆》:“其 雍秦 諸州地入 西魏 者,遂捝失踳駮不可讀。”3.捶打。《穀梁传·宣公十八年》:“ 邾 人戕 繒子 於 繒 。戕,猶殘也,捝殺也。” 范宁 注:“捝謂捶打殘賊而殺。”
捝2 [shuì ㄕㄨㄟˋ]
[《集韻》輸芮切,去祭,書。]
“ 挩2 ”的新字形。
1.揩拭。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坐捝手執爵,遂祭酒興席,未座啐酒。” 郑玄 注:“捝,拭也。啐,嘗也。古文捝作説。”2.通“ 説 ”。劝说。《类说》卷十七引 宋 魏泰 《东轩笔录》:“ 郴州 蔡丞 禧 進捝曰:‘天上玉欄花已折,人間方士術何施。’”
捝3 [duó ㄉㄨㄛˊ]
[《廣韻》徒活切,入末,定。]
“ 挩3 ”的新字形。通“ 敚1 ”。
夺;削除。 马王堆 汉 墓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·朱己谓魏王章》:“ 穰侯 ,舅也,功莫多焉,而竟逐之。兩弟無罪而再捝之國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