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斜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59C
【GBK编码】D0B1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34112344412
【汉语拼音】xié
【拼音编码】 xie2
【五笔编码】 wtu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ODTE
【注音符号】ㄒㄧㄝˊ
【广东话】ce3 ce4 je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斜 xié
<释义1>不正,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:~坡。~面。~度。~线。~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斜1 [xié ㄒㄧㄝˊ]
[《廣韻》似嗟切,平麻,邪。]
1.不正;歪斜。 汉 王延寿 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芝栭欑羅以戢孴,枝牚杈枒而斜據。” 唐 韩愈 《南山诗》:“或斜而不倚,或弛而不彀。” 朱自清 《威尼斯》:“最好看的是它的西南两面;西面斜对着 圣马克广场 ,南面正在运河上。”2.挹,酌。《说文·斗部》:“斜,抒也。”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释言》:“今 浙江 謂自壺中注酒抒之佗器曰斜酒。讀如賒。”3.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。 汉 贾谊 《鵩鸟赋》:“單閼之歲兮,四月孟夏,庚子日斜兮,鵩集予舍。” 唐 杜甫 《杜位宅守岁》诗:“四十明朝過,飛騰暮景斜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五:“ 吴为成 、 马景山 、 曾家驹 他们三个,在旁边斜着眼睛做嘴脸。”4.指侧斜或曲折地向前延伸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行雨山铭》:“玉岫開華,紫水迴斜。” 唐 韩愈 《独钓》诗之二:“一逕向池斜,池塘野草花。” 唐 温庭筠 《题卢处士山居》诗:“千峯隨雨暗,一逕入雲斜。”5.倾侧放置。 宋 林逋 《杂兴》诗之三:“梯斜晚樹收紅柿,筒直寒流得白魚。”6.委婉。 唐 元稹 《遣兴》诗之七:“愛直莫愛夸,愛疾莫愛斜。”7.同“ 邪 ”。不正当,不正派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中正無邪,禮之質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邪字又作斜,同。似嗟反。”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女行無偏斜,何意致不厚?”8.同“ 邪 ”。不专诚。《西游补》第十二回:“又想:‘師父萬一心斜,走到西方,亦無用處。’”9.同“ 邪 ”。邪气。中医指能伤人致病的不正之气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陰陽結斜,多陰少陽曰石水,少腹腫。”10.同“ 邪 ”。指邪魔。 元 马致远 《任风子》第二折:“俗説能化一羅刹,莫度十七斜。”11.指山坡野地。多用于地名。《新唐书·肃宗纪》:“ 房琯 以中軍、北軍及 安禄山 之家戰於 陳濤斜 ,敗績。” 清 顾祖禹 《读史方舆纪要·陕西二·西安府上》:“ 陳濤斜 ,在今縣東,其路斜出,故曰斜。 宋敏求 《退朝録》引 唐 人文集曰:‘ 唐 宫人墓,謂之 宫人斜 。’”12.量词。表名物之量,相当于“个”或“套”。《西游补》第七回:“人髮軟刷邊又排一個水油半面梳一斜,牙方梳二斜。”
斜2 [yé ㄧㄝˊ]
[《廣韻》以遮切,平麻,以。]
终南山 山谷名。在 陕西省 褒城县 东北。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序:“左據 函谷 、二 崤 之阻,表以 太華 、 終南 之山;右界 褒斜 、 隴首 之險,帶以 洪河 、 涇 、 渭 之川。” 唐 韩愈 《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》:“販者負人 褒斜 ,船循 渭 而下,首尾相繼不絶。” 清 顾祖禹 《读史方舆纪要·陕西五·汉中府》:“ 褒斜道 今之北棧,南口曰 褒 ,在 褒城縣 北十里;北口曰 斜 ,在 鳳翔府 郿縣 西南三十里。總計 川 陝 相通之道,谷長四百七十里,昔 秦王 取 蜀 之道也。”
斜3 [chá ㄔㄚˊ]
[《集韻》直加切,平麻,澄。]
人名用字。 伊稚斜 , 汉 代 匈奴 单于名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 軍臣單于 弟左谷蠡王 伊稚斜 自立爲單于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斜音士嗟反, 鄒誕生 音直牙反。蓋穉斜, 胡 人語,近得其實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