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_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>> 汉字释义 >> 浏览文章
明 汉语拼音míng 五笔编码 je jeg !
时间: 2013年07月01日 来源:疑难字查询网 作者: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浏览次数:
“明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Unicode编码】0660E
【GBK编码】C3F7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25113511
【汉语拼音】míng
【拼音编码】 ming2
【五笔编码】 je je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KQVV
【注音符号】ㄇㄧㄥˊ
【广东话】ming4
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
明 míng <释义1>亮,与“暗”相对:~亮。~媚。~净。~鉴(a.明镜;b.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;c.明察)。~灭。~眸。~艳。~星。~珠暗投(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,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)。 <释义2>清楚:~白。~显。~晰。~了。~确。~朗。 <释义3>懂得,了解:~哲保身。不~事理。深~大义。 <释义4>公开,不隐蔽:~说。~讲。~处。 <释义5>能够看清事物:~察秋毫。耳聪目~。眼~手快。 <释义6>睿智:英~。贤~。~君。 <释义7>视觉,眼力:失~。 <释义8>神灵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:~器(殉葬用的器物,亦作“冥器”)。 <释义9>次(专指日或年):~日。~年。 <释义10>中国朝代名:~代。 <释义11>姓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
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
明1 [mínɡ ㄇㄧㄥˊ] [《廣韻》武兵切,平庚,明。] [《集韻》眉兵切,平庚,明。] “ 朙1 ”的今字。 1.指日月的光亮。《易·繫辞下》:“日往則月來,月往則日來,日月相推,而明生焉。”《史记·历书》:“日月成,故明也。”2.用以指代太阳。参见“ 明兩 ”。3.照亮。 唐 杜甫 《月》诗:“四更山吐月,殘夜水明樓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火尚足以明也。”《说唐》第十回:“真乃月明千里故人來!”4.光明;明亮。 三国 魏 曹操 《短歌行》:“月明星稀,烏鵲南飛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:“三間房舍,兩明一暗。” 赵树理 《小二黑结婚》二:“ 三仙姑 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,衣服穿得更新鲜,头发梳得更光滑,首饰擦得更明。”5.天亮;黎明。《诗·齐风·鸡鸣》:“東方明矣,朝既昌矣。”《汉书·儒林传·梁丘贺》:“上常夜入廟,其後待明而入,自此始也。” 唐 韩愈 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诗:“明登 岳陽樓 ,輝焕朝日亮。” 前蜀 毛文锡 《醉花间》词:“昨夜雨霏霏,臨明寒一陣。” 柯岩 《奇异的书简·追赶太阳的人》:“女人心疼地喊:‘黑更半夜的,就不兴明了走?咋的还不等我给你做顿饭?’”参见“ 明發 ”。6.点燃;点亮。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遏利》:“知脂臘之可明燈也。”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二:“方士 齊 人 李少翁 ,言能致其神。乃夜施帷帳,明燈燭,而令帝居他帳,遥望之。”7.特指松明。 唐 柳宗元 《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感而赋詩》:“不以險自防,遂爲明所誤。”8.明艳;鲜艳。 唐 李白 《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》诗:“一溪初入千花明,萬壑度盡松風聲。” 後蜀 顾夐 《遐方怨》词:“嫩紅雙臉似花明,兩條眉黛遠山横。” 鲁迅 《彷徨·在酒楼上》:“﹝山茶树﹞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。”9.明白;清楚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浸潤之譖,膚受之愬,不行焉,可謂明也已矣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正纬》:“僞既倍摘,則義異自明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其中有許多委曲,一時説不及,父親日後自明。” 周立波 《诸葛亮会》:“咱们支书说:碰到来历不明的人,都得刨刨根。”10.懂得;了解;通晓。《荀子·正名》:“以兩易一,人莫之爲,明其數也。”《南史·隐逸传下·刘慧斐》:“ 慧斐 尤明釋典,工篆隸。” 元 揭傒斯 《寄题胡氏园趣亭》诗:“詩書吾所好,農圃也須明。” 沈从文 《从文自传·一个老战兵》:“他又明医术,谁跌碰伤了手脚时,随手采几样路边草药,捣碎敷上,就可包好。”11.明显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則 秦 不能害 齊 ,亦已明矣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陶徵士诔》:“隱約就閑,遷延辭聘,非直也明,是惟道性。” 清 王应奎 《柳南随笔》卷一:“髯之不得混鬚也明矣。”12.公开;不隐蔽。 宋 叶適 《上西府书》:“懲人之過,明人之惡,加之竄殛之戮而遺其貴近之厚,是之謂罰。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二六:“可是地主是明的, 美 蒋 反动派还派了些特务,这玩艺是暗的。”13.证明;阐明;表明。《韩非子·难势》:“何以明其然也?”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 魏子 所與粟賢者聞之,乃上書言 孟嘗君 不作亂,請以身爲盟,遂自剄宫門以明 孟嘗君 。” 唐 李朝威 《柳毅传》:“閉户剪髮,以明無意。” 明 张溥 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亦以明生死之大,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。” 鲁迅 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 普式庚 乃作《俄國之讒謗者》暨《波羅及諾之一周年》二篇,以自明愛國。”14.圣明;明智;明察。《易·井》:“王明,並受其福。” 三国 蜀 诸葛亮 《前出师表》:“恐託付不效,以傷先帝之明。” 唐 吴兢 《贞观政要·论君道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聽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与马运判书》:“在閣下之明,宜已盡知,當患不得爲耳。” 廖承志 《致蒋经国先生信》:“明若吾弟,自當瞭然。”15.指使明智。 唐 柳宗元 《非国语上·料民》:“君子之諫其君也,以道不以誣,務明其君,非務愚其君也。”16.心地光明。参见“ 明人不做暗事 ”。17.白昼;白天。《诗·大雅·荡》:“既愆爾止,靡明靡晦。” 郑玄 笺:“不爲明晦,無有止息也。” 三国 吴 韦昭 《博弈论》:“今世之人,多不務經術,好翫博弈,廢事棄業,忘寢與食,窮日盡明,繼以脂燭。” 元 汤式 《湘妃引·有所赠》曲:“三般兒寄語嬌姿,昏迷着無明無夜。” 李季 《五月端阳》诗二二:“红军战士热情高,不分明不分夜到处奔跑。”18.旧时指人世间、阳世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明則有禮樂,幽則有鬼神,如此,則四海之内,含敬同愛矣。”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四·隋感帝歌》:“人神接禮,明幽交暢。” 唐 李复言 《续玄怪录·卢仆射从史》:“吾之形所未圓者三寸耳,飛行自在,出幽入明亦可也。”19.严明。《书·康诰》:“敬明乃罰。”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及謁者 曹梁 使 長安 來,言大將軍號令明,當敵勇敢,常爲士卒先。” 唐 韩愈 《南海神庙碑》:“公正直方嚴,中心樂易,秪慎所職,治人以明。”20.清明;修明。《书·洪範》:“百穀用成,乂用明。”《荀子·致士》:“義及國而政明。” 汉 王褒 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夫世衰道微,僞臣虚稱者,殆也;世平道明,臣子不宣者,鄙也。”21.尊崇;尊敬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故君者所明也,非明人者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明,猶尊也。”《管子·牧民》:“順民之經,在明鬼神,祗山川,敬宗廟,恭祖舊。”22.用作敬辞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策传》“ 術 甚奇之,以 堅 部曲還 策 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《江表传》:“亡父昔從 長沙 入討 董卓 ,與明使君會於 南陽 ,同盟結好,不幸遇難,勳業不終。” 唐 李朝威 《柳毅传》:“賴明君子信義昭彰,致達遠冤。”参见“ 明上 ”、“ 明公 ”。23.指贤明的人。《书·舜典》:“三載考績,三考黜陟幽明。” 曾运乾 正读:“黜退其幽者,升進其明者。”《荀子·致士》:“夫是之謂衡聽、顯幽、重明、退姦、進良之術。”24.高明。 元 关汉卿 《玉镜台》第一折:“老身如今欲待教他寫字撫琴,只是無個好明師。”25.眼睛;视力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 子夏 喪其子而喪其明。” 郑玄 注:“明,目精。” 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三代改制质文》:“至 舜 形體大上而員首,而明有二童子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非国语上·无射》:“氣在口爲言,在目爲明。言以信名,明以時動。”26.眼力好;视觉敏锐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 離婁 之明, 公輸子 之巧,不以規矩,不能成方圓。”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臣聞聰者聽於無聲,明者見於未形。” 宋 沈辽 《花药山法堂碑》:“求我道能達此事者,若瞽而明,若瞶而聰。”27.分辨;区分。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:“昭文章,明貴賤,辨等列,順少長,習威儀也。”《荀子·正名》:“是非之形不明。”28.成;收成。《诗·周颂·臣工》:“於皇來牟,將受厥明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毛诗下》:“明,成也。暮春之時,麥已將熟,故曰‘將受厥成’……古謂成爲明,説見《爾雅》‘功績明,成也’下。”29.指使成长。《墨子·天志上》:“然則何以知天之愛天下之百姓?以其兼而明之。” 高亨 《诸子新笺·墨子》:“此處明字當訓爲成,言上天對於百姓皆使之長成與成就也。”30.强盛;旺盛。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:“與不仁人争明,無不勝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左传下》:“明,猶彊也。”《管子·宙合》:“功大而伐,業明而不矜。” 俞樾 《诸子平议·管子一》:“謂業盛而不矜也。”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故仁人用,國日明。”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長而愈明。” 高诱 注:“明,猶盛也。”31.洁净。旧时祭神、供神之物皆洁净,故以明泛指祭神、供神之物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使天下之人,齊明盛服,以承祭祀。” 郑玄 注:“明,猶潔也。”参见“ 明水 ”、“ 明衣 ”、“ 明器 ”。32.神;神灵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仰之如日月,敬之如神明。”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今吾執政毋乃有所辟,而滑夫二川之神,使至于争明,以防王宫室,王而飾之,毋乃不可乎!” 颜师古 注:“明謂神靈。”33.今之次,下一个(专指年、月、日)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壬寅, 公孫段 卒,國人愈懼。其明月, 子産 立 公孫洩 及 良止 以撫之。” 唐 王维 《宿郑州》诗:“明當渡 京水 ,昨晚猶 金谷 。”34.指五明。古 印度 五种学问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神异上·单道开》:“利世須學明,學明能斷惡。”参见“ 五明 ”。35.副词。明白地。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今滅德立違,而寘其賂器於大廟,以明示百官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願夫子輔吾志,明以教我。” 唐 韩愈 《董公行状》:“公之敵彼有餘力,不如明告之絶,而起兵襲取之。” 杨朔 《潼关之夜》:“婴儿的母亲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,站在人堆里,不停地用手拍着小孩,虽然明知道这不能止住孩子的哭声。”36.通“ 盟 ”。对神发誓立约。《易·随》:“有孚在道,以明,何咎。” 李镜池 通义:“明,借爲盟。” 马王堆 汉 墓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·谓燕王章》:“今王若欲因禍而爲福,轉敗而爲功,則莫若招霸 齊 而尊之,使明 周 室而焚 秦 符。”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鲁宣缪姜》:“ 魯 人不順 喬如 ,明而逐之。”37.用同“ 名 ”。《水浒传》第五一回:“ 朱仝 見了,心頭一把無明業火,高三千丈,按納不下。”38.通“ 勉 ”。努力;尽力。《书·盘庚中》:“明聽朕言,無荒失朕命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尚书上》:“《爾雅》:‘孟,勉也。’孟與明,古同聲而通用,故勉謂之孟,亦謂之明。……《顧命》曰:‘爾尚明時朕言。’言當勉承朕言也。《洛誥》曰:‘明作有功。’言勉作事也。”39.通“ 萌 ”。萌发。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 平公 説新聲, 師曠 曰:‘公室其將卑乎!君之明兆於衰矣。’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:“至於三六雜言,則出自篇什;離合之發,則明於圖讖。” 范文澜 注:“明, 唐 寫本作萌,是。”40.通“ 萌 ”。庶民,老百姓。《管子·侈靡》:“美壟墓,所以文明也。” 郭沫若 《奴隶制时代·〈侈靡篇〉的研究》:“‘所以文明也’, 劉師培 説‘明假爲萌’,即是氓的借字。因此我認爲‘文萌’就是指雕工之類。”41.通“ 鳴 ”。鸣叫。《文选·陆机〈拟“今日良宴会”〉诗》:“譬彼伺晨鳥,揚聲當及旦” 唐 李善 注:“《春秋考異郵》曰:‘鶴知夜半,雞應旦明。’明與鳴同,古字通。”42.朝代名。公元1368-1644年。 朱元璋 建。先定都 南京 ,1420年迁都 北京 。43.姓。 南朝 齐 有 明僧绍 。见《南齐书·高逸传》本传。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昍 汉语拼音xuān 五笔编码 jjg 下一篇文章:昏 汉语拼音hūn 五笔编码 qajf
我也说两句

热门信息
最新更新
关于疑难字查询网 | 站长信箱
Copyright 2008-2012 Powered by HaoSystem.COM,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hljbg@163.com
黑ICP备090002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