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智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67A
【GBK编码】D6C7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311342512511
【汉语拼音】zhì
【拼音编码】 zhi4
【五笔编码】 tdk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AJK
【注音符号】ㄓˋ
【广东话】zi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智 zhì
<释义1>聪明,见识:~力。~慧。~商。~育。~能。~谋。才~。机~。理~。明~(a.考虑问题周到、严密;b.有远见)。足~多谋。利令~昏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智1 [zhì ㄓˋ]
[《廣韻》知義切,去寘,知。]
“ 知2 ”的今字。
1.智慧;聪明。《老子》:“絶聖棄智,民利百倍。” 汉 贾谊 《治安策》:“凡人之智,能見已然,不能見將然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 魯連 之智,辭禄而不返; 接輿 之賢,行歌而忘歸。”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若要送此女進宫,以後昏君失德,使天下人恥笑我不智。” 孙中山 《军人精神教育》第二课:“尤須知軍人之智……在乎别是非,明利害,識時勢,知彼己。”2.智士;有智慧的人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語曰:‘仁不輕絶,智不輕怨。’”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智之所不知,辯弗能解也。” 唐 韩愈 《进策士问》之十:“此愚智所同識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此朝廷所以多不肖之人,而雖有賢智……不得行其意也。”3.计谋;策略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漢王 笑謝曰:‘吾寧鬭智,不能鬭力。’”《新唐书·李泌传》:“帝方與 燕國公 張説 觀弈,因使 説 試其能。 説 請賦‘方圓動静’…… 泌 即答曰:‘方若行義,圓若用智,動若騁材,静若得意。’”《水浒传》第三九回:“此一件事,不可力敵,只可智取。”4.知识。《荀子·正名》:“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。知有所合謂之智。” 杨倞 注:“知有所合,謂所知能合於物也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序志》:“生也有涯,無涯惟智。”5.梵语“般若”的意译。“ 智慧 ”的省称。参见“ 智慧 ”。6.通“ 知 ”。知道。《墨子·经说下》:“夫名,以所明正所不智,不以所不智疑所明。” 睡虎地 秦 墓竹简《为吏之道》:“審智民能,善度民力。”7.姓。 春秋 晋 有 智庄子 。参阅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