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楤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964
【GBK编码】9842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1234353344544
【汉语拼音】sǒng,cōng
【拼音编码】 song3 cong1
【五笔编码】 sqr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FRSW
【注音符号】ㄙㄨㄥˇ,ㄘㄨㄥˉ
【广东话】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楤 sǒng
<释义1>〔~木〕落叶灌木或乔木,茎无枝,有大刺,果实近球形,树皮可入药。亦称“鹊不踏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楤 cōng
<释义1>尖头担,用以挑柴草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楤1 [sǒnɡ ㄙㄨㄥˇ]
[《集韻》損動切,上蕫,心。]
亦作“ 棇1 ”。亦作“ 樬1 ”。
木名。楤木。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树干生有大小针刺。叶互生,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。夏季开白色小花。果实近球形,紫黑色。产于我国中部。树皮、根皮可入药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三·楤木》:“樹頂生葉,山人采食,謂之‘鵲不踏’,以其多刺而無枝故也。”
楤2 [cōnɡ ㄘㄨㄥ]
[《廣韻》倉紅切,平東,清。]
尖头扁担。《广韵·平东》:“楤,尖頭擔也。” 黄侃 《蕲春语》:“今 蘄州 謂擔束薪之器,曰楤擔,音正同《廣韻》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