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楬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96C
【GBK编码】9848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1234251135345
【汉语拼音】jiē
【拼音编码】 jie1
【五笔编码】 sjq sjq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FKRY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ㄝˉ
【广东话】kit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楬 jiē
<释义1>同“揭1”④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楬1 [jié ㄐㄧㄝˊ]
[《廣韻》其謁切,入月,羣。]
[《廣韻》渠列切,入薛,羣。]
1.作标记用的小木桩。《周礼·秋官·蜡氏》:“若有死於道路者,則令埋而置楬焉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楬,欲令其識取之,今時揭櫫是也。”2.泛指可作标志之物。 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碑碣》:“然則物有標榜,皆謂之楬。 郭景純 《江賦》云‘ 峨嵋 爲 泉陽 之楬, 玉壘 作東别之標’是也。” 清 冯桂芬 《光福一仁堂记》:“近世善堂之法,凡貧者病與藥,死與槥;死於道路者,埋而具楬焉。”3.谓标明。《周礼·秋官·职金》:“職金,掌凡金玉、錫石、丹青之戒令。受其入征者,辨其物之媺惡,與其數量,楬而璽之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楬,書其數量,以著其物也。”参见“ 楬明 ”。
楬2 [qià ㄑㄧㄚˋ]
[《廣韻》枯鎋切,入舝,溪。]
亦作“ 毼3 ”。
1.古乐器。即敔。木制,呈伏虎状,终止乐声时击之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然後聖人作爲鞉、鼓、椌、楬、壎、箎,此六者,德音之音也。” 郑玄 注:“椌、楬,謂柷、敔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敔,狀如伏虎。”2.见“ 楬2豆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