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楮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96E
【GBK编码】E8FA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123412132511
【汉语拼音】chǔ
【拼音编码】 chu3
【五笔编码】 sft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FBM
【注音符号】ㄔㄨˇ
【广东话】cyu2 cyu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楮 chǔ
<释义1>落叶乔木,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。
<释义2>纸的代称:~币。~钱(旧俗祭祀时焚烧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楮1 [chǔ ㄔㄨˇ]
[《廣韻》丑吕切,上語,徹。]
[《廣韻》當古切,上姥,端。]
亦作“ 柠1 ”。
1.落叶乔木。叶子和茎上有硬毛,花淡绿色,雌雄异株,果实球形。皮可制纸。也称“構”或“穀”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 鳥危之山 其陽多磬石,其陰多檀楮。” 郭璞 注:“楮即榖木。” 袁珂 校注:“即構木。” 唐 皎然 《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》诗:“硯滴穿池小,書衣種楮多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三·楮》:“按 許慎 《説文》言楮榖乃一種也,不必分别,惟辨雌雄耳。雄者皮斑而葉無椏叉,三月開花成長穗,如柳花狀,不結實,歉年人采花食之。雌者皮白而葉有椏叉,亦開碎花,結實如楊梅,半熟時水澡去子,蜜煎作果食。二種樹並易生,葉多澀毛,南人剥皮搗煮造紙,亦緝練爲布,不堅易朽。”2.传说中的山名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﹝ 勇石之山 ﹞又西三十里,曰 楮山 ,多寓木。”3.指纸。楮皮可制皮纸,故有此代称。《新唐书·儒学传中·王元感》:“﹝ 元感 ﹞年雖老,讀書不廢夜。所撰《書糾謬》、《春秋振滯》、《禮繩愆》等凡數十百篇, 長安 時上之,丐官筆楮寫藏祕書。” 宋 苏轼 《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》诗之二:“若人富天巧,春色入毫楮。” 清 周亮工 《何省斋太史诗序》:“方尺之楮,若限鴻溝,惟恐一字之稍踰,出乎此而入乎彼者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蒋抑卮》:“臨楮草草,不盡所言,容後續上。”4.纸币。《宋史·常楙传》:“值水災,捐萬楮以振之。” 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文章八》:“非楮之不便民用也;其法貴少,而今多焉故也。” 清 魏源 《軍储篇三》:“至 蔡京 改行鈔法,則無復官錢,而直用空楮。”5.指焚化祭供先人的纸钱。 元 杨文奎 《儿女团圆》第二折:“不强如焚錢烈楮,滅罪消災。”《剪灯馀话·两川都辖院志》:“往謁于廟,則丹碧輝煌,於時有耀,牲牢酒楮,祭無虚日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○八回:“此時缺少盤費,靈柩是萬來不及盤運的了,備了香楮,帶了兩個兄弟,去叩别了,然後長行。”6.指箱柜等木制的盛物之器。 宋 梅尧臣 《孙主簿惠上党寺壁胡霈然书墨迹一匣》诗:“ 上黨 佛祠何可觀, 開元 瑞物圖高閣……取之龕置緑板匣,便寳箱楮同美璞。”又《杜梃之赠端溪图砚》诗:“大出楮中有,素許當自擇。”一说,为盛物之囊。 朱东润 校注引 夏敬观 曰:“楮當爲褚,囊也。《唐書》:‘傾褚以濟。’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