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檀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A80
【GBK编码】CCB4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12344125251125111
【汉语拼音】tán
【拼音编码】 tan2
【五笔编码】 syl syl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FSKA
【注音符号】ㄊㄢˊ
【广东话】taan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檀 tán
<释义1>落叶乔木,木质坚硬,用于制家具、乐器(亦称“青檀”)。
<释义2>浅绛色:~口(形容红艳的嘴唇)。
<释义3>〔~香〕常绿乔木,产在热带及亚热带,木质坚硬,有香气,可制器物及香料,又可入药。
<释义4>〔紫~〕常绿乔木,木材坚硬,带红色,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。
<释义5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檀1 [tán ㄊㄢˊ]
[《廣韻》徒干切,平寒,定。]
1.木名。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:“坎坎伐檀兮,寘之河之干兮,河水清且漣猗。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状留》:“樹檀以五月生葉,後彼春榮之木,其材强勁,車以爲軸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二·檀》:“檀有黄、白二種,葉皆如槐,皮青而澤,肌細而膩,體重而堅,狀與梓榆、莢蒾相似……檀木宜杵、楤、鎚器之用。”2.香木栴檀的省称。即檀香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谢赉扇启》:“文均析縷,香發海檀。” 元 周达观 《真腊风土记·三教》:“男女身上常塗香藥,以檀麝等香合成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四三回:“ 寳玉 想到别的香不好,須得檀、芸、降三樣。”参见“ 檀香 ”。3.形容味香。参见“ 檀粉 ”。4.浅红色;浅赭色。 唐 罗隐 《牡丹》诗:“豔多煙重欲開難,紅蕊當心一抹檀。” 明 陈继儒 《枕谭·檀晕》:“按畫家七十二色有檀色,淺赭所合,婦女暈眉色似之。人皆不知檀暈之義,何也?”5.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。参见“ 檀越 ”、“ 檀維 ”、“ 檀龕 ”。6.姓。 春秋 鲁 有 檀弓 。见《礼记·檀弓上》。
檀2 [tǎn ㄊㄢˇ]
见“ 檀2檀 ”。
檀3 [shàn ㄕㄢˋ]
[《集韻》時戰切,去綫,襌。]
1.人名用字。 春秋 有饔人 檀 。见《集韵·去綫》。2.通“ 擅 ”。参见“ 檀3美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