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櫑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AD1
【GBK编码】99A7
【笔画数】19
【笔顺】1234251212512125121
【汉语拼音】léi,lěi
【拼音编码】 lei2 lei3
【五笔编码】 sll slll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FKKK
【注音符号】ㄌㄟˊ,ㄌㄟˇ
【广东话】leoi4 leoi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櫑 léi
<释义1>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<释义2>饰有饕餮纹的食物盛器。
<释义3>古同“擂”。
<释义4>古同“檑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櫑 lěi
<释义1>〔~具〕古代长剑,木柄上镶有蓓蕾形的玉饰,如“不疑冠进贤冠,带~~剑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櫑1 [léi ㄌㄟˊ]
[《廣韻》魯回切,平灰,來。]
1.盛酒器。《说文·木部》:“櫑,龜目酒尊,刻木作雲靁象,象施不窮也,從木從畾。畾亦聲。櫑或從缶,或從皿。”2.食物盛器。 宋 黄庭坚 《题校书图後》:“投壺一,琴二,懶几三,搘頤一,酒榼、果櫑十五。” 元 马彦良 《一枝花·春雨》套曲:“酒杯,食櫑,可憐不見春明媚。”3.同“ 攂 ”。擂,击。参见“ 櫑鞞 ”。4.同“ 攂 ”。古时作战,从高处推下木石等物打击敌人以防守。亦指櫑木。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天宝六载》:“依山拒戰,礮櫑如雨。” 胡三省 注引 杜佑 曰:“櫑木長五尺,徑一尺,小至六七寸。”参见“ 櫑木 ”。
櫑2 [lěi ㄌㄟˇ]
[《廣韻》落偎切,上賄,來。]
1.櫑具剑的省称。 明 汤显祖 《紫箫记·边思》:“蓮花櫑上芙蕖浄,七星浮動雙星。” 王闿运 《巡抚吴尚书六十寿颂》:“得免爲幸,獨奮潜思,佩櫑講武。”参见“ 櫑2具劍 ”。2.见“ 櫑2葛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