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櫱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AF1
【GBK编码】99C7
【笔画数】20
【笔顺】52332515141431121234
【汉语拼音】niè
【拼音编码】 nie4
【五笔编码】 mwns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ISF
【注音符号】ㄋㄧㄝˋ
【广东话】jit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櫱 niè
<释义1>同“蘖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櫱1 [niè ㄋㄧㄝˋ]
[《廣韻》魚列切,入薛,疑。]
[《廣韻》五割切,入曷,疑。]
1.同“ 蘖 ”。树木砍去后重生的枝条。亦泛指物始生。《广雅·释诂一》:“櫱,始也。” 王念孙 疏证引《书·盘庚》:“若顛木之有由櫱。”今本《书·盘庚》“櫱”作“蘖”。 清 黄叔璥 《台海使槎录》卷三:“楠生深山中,裂土而出,全體悉具,蓋與竹筍相同。兩葉始櫱,已大十圍,歲久則堅,終不加大。”2.通“ 孼 ”。《广雅·释诂三》:“櫱,辠也。” 王念孙 疏证引《书·太甲》:“天作櫱。”今本《书·太甲》:“櫱”作“孽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