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欘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B18
【GBK编码】99EE
【笔画数】25
【笔顺】1234513241342522135251214
【汉语拼音】zhú
【拼音编码】 zhu2
【五笔编码】 sni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FXRI
【注音符号】ㄓㄨˊ
【广东话】zuk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欘 zhú
<释义1>古代锄头一类的农具:“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~,试诸木土。”
<释义2>斧、锄等自然弯曲的把:“半矩谓之宣,一宣有半谓之~。”
<释义3>树木弯曲的地方:“(盐长之国)有木,……百仞无枝,有九~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欘1 [zhú ㄓㄨˊ]
[《廣韻》陟玉切,入燭,知。]
1.树枝弯曲。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:“﹝ 鹽長之國 ﹞有木,青葉紫莖,玄華黄實,名曰建木,百仞無枝,有九欘。” 郭璞 注:“枝回曲也。”2.钁锄之属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美金以鑄戈劍矛戟,試諸狗馬;惡金以鑄斤斧鉏夷鋸欘,試諸木土。” 尹知章 注:“鋸欘,钁類也。”3.古代计算角度的单位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车人》:“車人之事,半矩謂之宣,一宣有半謂之欘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注云:矩,法也者,《爾雅·釋詁》文。案,此矩即《輿人》‘方者中矩’之‘矩’。 鄭 誤以宣、欘等並爲長短之度,故别訓矩爲‘法’,非經義也。” 清 陈澧 《东塾读书记·〈周礼〉》:“一矩者,九十度角也;一宣者,四十五度角也;一欘者,六十七度三十分之角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