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_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>> 汉字释义 >> 浏览文章
殷 汉语拼音yīn,yān,yǐn 五笔编码 rvn rvnc !
时间: 2013年07月12日 来源:疑难字查询网 作者: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浏览次数:
“殷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Unicode编码】06BB7
【GBK编码】D2F3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3351153554
【汉语拼音】yīn,yān,yǐn
【拼音编码】 yin1 yan1 yin3
【五笔编码】 rvn rvnc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PDYQ
【注音符号】ㄧㄣˉ,ㄧㄢˉ,ㄧㄣˇ
【广东话】jan1 jan2 jin1
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
殷 yīn <释义1>富裕,富足:~实。~阜。~富。 <释义2>深厚,恳切:情意甚~。~切。~勤。 <释义3>众,多:“士与女,~其盈矣”。 <释义4>盛,大:~祭。 <释义5>中国朝代名,商代的后期,由盘庚起称“殷”:~墟。 <释义6>姓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 殷 yān <释义1>黑红色:~红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 殷 yǐn <释义1>雷声:“~其雷,在南山之阳”。 <释义2>震动:“熊咆龙吟~岩泉”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
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
殷1 [yīn ㄧㄣ] [《廣韻》於斤切,平欣,影。] 1.盛乐。《易·豫》:“先王以作樂崇德,殷薦之上帝,以配祖考。” 王弼 注:“用此殷盛之樂薦祭上帝也。”《公羊传·文公二年》:“未毁廟之主,皆升,合食于大祖,五年而再殷祭。”2.盛;大。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此何鳥哉,翼殷不逝,目大不覩?” 陆德明 释文:“ 司馬 云:殷,大也。”《文选·王延寿〈鲁灵光殿赋〉》:“殷五代之純熙,紹伊 唐 之炎精。” 李善 注:“殷,盛也。”《水经注·漾水》引 三国 蜀 诸葛亮 《祈山表》:“ 祈山 去 沮縣 五百里,有民萬户,矚其丘墟,信爲殷矣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芜城赋》:“是以板築雉堞之殷,井幹烽櫓之勤,格高五嶽,袤廣三墳。”3.众,多。《诗·郑风·溱洧》:“士與女,殷其盈矣。”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》:“浮游有殷。殷,衆也。”《宋书·谢述传》:“汝始親庶務,而任重事殷,宜寄懷羣賢,以盡弼諧之美。”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樞務之重,軍國之殷,纘而承之,不可蹔闕。” 清 顾炎武 《秋山》诗之一:“秋山復秋山,秋雨連山殷。”4.指广泛。 清 姚鼐 《祭林编修澍蕃文》:“殷結友兮知者稀。”5.正;定。《书·尧典》:“寅賓出日,平秩東作,日中星鳥,以殷仲春。” 孔 传:“殷,正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殷, 馬 鄭 云:中也。”《书·吕刑》:“三后成功,惟殷于民。” 孙星衍 疏:“言三后正民以成功也。” 汉 扬雄 《法言·问道》:“禮也樂也孰是?曰:殷之以中國。” 李轨 注:“殷,正。”6.正当;当中;处于。《书·禹贡》:“ 江 漢 朝宗于海,九江孔殷。” 孔 传:“ 江 於此州界分爲九道,甚得地勢之中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訓孔爲甚,殷爲中,言甚得地勢之中也。”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衡,殷 中州 河 濟 之閒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殷,當也。”《文选·沈约〈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〉》:“衿帶中流,地殷 江 漢 。” 张铣 注:“殷,正也……謂其地正當 江 之阻也。”7.激烈;频繁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方事之殷也,有韎韋之跗注,君子也。” 唐 元稹 《代谕淮西书》:“戎事方殷,未獲周盡。”《清史稿·世祖纪一》:“然兵事方殷,休養生息,未遑及之也。” 李一 《荆宜施鹤光复记》:“ 武 漢 戰事方殷, 川 陝 謡言四起。”8.殷实;富裕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家殷人足,志高氣揚。” 北周 庾信 《终南山义谷铭序》:“將事未勞,爲功實重,國富人殷,方傳千載。”《旧唐书·礼仪志二》:“歲稔時和,人殷俗阜。”9.谓使富裕。 汉 扬雄 《法言·至孝》:“君人者,務在殷民阜財,明道信義。” 李轨 注:“殷,富。”10.深,深切。《文选·陆机〈叹逝赋〉》:“在殷憂而弗違,夫何云乎識道。” 李善 注:“殷,深也。”《旧唐书·音乐志四》:“慕深視篋,情殷撫鏡。” 元 杨显之 《潇湘雨》第三折:“正值秋天暮,偏令客思殷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白于玉》:“ 白 感其情殷,願即假館,約期而别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致勞殷念,便欲首途,感愴交业,非言可喻。”11.高峻貌。12.古都邑名。在今 河南 安阳 小屯村 。 商 代君王 盘庚 迁都于此。13.朝代名。 商 王 盘庚 从 奄 (今 山东 曲阜 )迁都 殷 ,后世因称 商 为 殷 。至 纣 亡国,共历八世,十二王,二百七十三年。整个 商 代亦称为 商殷 或 殷商 。14.通“ 慇 ”。忧伤貌。《文选·颜延之〈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〉诗》:“屏居惻物變,慕類抱情殷。” 李善 注:“ 桓玄 《鸚鵡賦》曰:‘眷儔侣而情殷。’殷,憂也。” 唐 玄宗 《大赦制》:“事殷家國,義感神祇。”参见“ 殷殷 ”。15.姓。 殷2 [yān ㄧㄢ] [《廣韻》烏閑切,平山,影。] 1.深红或赤黑色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自始合,而矢貫余手及肘,余折以御,左輪朱殷,豈敢言病。” 杜预 注:“殷,音近烟,今人謂赤黑爲殷色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游悟真寺》诗:“白珠垂露凝,赤珠滴血殷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答子固南豐道中所寄》诗:“水竹密以勁,霜楓衰更殷。” 刘大白 《深秋晚眺》诗:“梦也似的斜阳,给隐隐的青山,蒙起微殷的面幕了。”2.谓以血染红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为柳令让骠骑表》:“佐輪不殷,良馬未汗。” 唐 鲍溶 《读李相心中乐》诗:“誰將侯玉乖南面,幾使戎車殷左輪。”《新唐书·承天皇帝倓传》:“ 倓 以驍騎數百從,每接戰,常身先,血殷袂,不告也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黎氏》:“入視子女皆無,鮮血殷地,惟三頭存焉。” 殷3 [yǐn ㄧㄣˇ] [《集韻》倚謹切,上隱,影。] 1.雷声;震动声。《诗·召南·殷其靁》:“殷其靁,在 南山 之陽。” 毛 传:“殷,靁聲也。”《鹖冠子·世兵》:“發如鏃矢,動如雷霆,暴疾擣虚,殷若壞牆。” 陆佃 解:“殷,壞聲也。”《明史·左良玉传》:“馬足動地殷如雷,聲聞數里。”2.震;震动。《文选·司马相如〈上林赋〉》:“車騎靁起,殷天動地。” 郭璞 注:“殷,猶震也。” 李善 注:“殷,音隱。”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“慟哭之聲,殷動山谷。” 章炳麟 《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》:“衆拊掌歡呼,聲殷天地。”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殶 汉语拼音zhù 五笔编码 ygm ygmc 下一篇文章:殸 汉语拼音qìng,kēng,shēng 五笔编码 fnmc
我也说两句

热门信息
最新更新
关于疑难字查询网 | 站长信箱
Copyright 2008-2012 Powered by HaoSystem.COM,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hljbg@163.com
黑ICP备090002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