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_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>> 汉字释义 >> 浏览文章
殺 汉语拼音shā 五笔编码 qsm qsmc qsu !
时间: 2013年07月12日 来源:疑难字查询网 作者: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浏览次数:
“殺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Unicode编码】06BBA
【GBK编码】9AA2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3412343554
【汉语拼音】shā
【拼音编码】 sha1
【五笔编码】 qsm qsmc qs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OSFQ
【注音符号】ㄕㄚˉ
【广东话】saai3 saat3
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
殺 shā <释义1>见“杀”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
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
殺1 [shā ㄕㄚ] [《廣韻》所八切,入黠,生。] “ 杀1 ”的繁体字。 1.杀戮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與其殺不辜,寧失不經。” 唐 韩愈 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戰不貪殺,擒不濫數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六回:“殺盡天下暴官污吏。”2.死,致死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大雨霖, 伊 洛 河 溢,流居人四千餘家,殺三百餘人。” 宋 苏舜钦 《诣匦疏》:“聞 河東 地大震烈……殺民畜幾十萬。” 夏衍 《心防》第三幕:“ 愚园路 打杀 汉 奸。”3.死刑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刑》:“殺罪五百。” 郑玄 注:“殺,死刑也。”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善人爲邦百年,亦可勝殘去殺矣。”一说,殺与“虐”同。见 俞樾 《群经平议·论语二》。4.指流放。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﹝ 舜 ﹞殺 三苗 於 三危 。” 王国维 《高宗肜日说》:“古訓殺爲放,非必誅死之謂。”5.克,战胜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夏五月, 鄭伯 克 段 于 鄢 。克之者何?殺之也。殺之,則曷爲謂之克?大 鄭伯 之惡也。”《後汉书·鲁恭传》:“今 匈奴 爲 鮮卑 所殺,遠臧於 史侯河 西,去塞數千里。”6.攻杀,战斗。《商君书·画策》:“以殺去殺,雖殺可也。” 元 郑廷玉 《楚昭公》第二折:“都一般武藝滑熟,管殺的慘迷離,神嚎鬼哭。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论“第三种人”》:“左翼作家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神兵,或国外杀进来的仇敌。”7.棋类术语。指围死或击败对方。亦泛指对弈。 唐 张鷟 《朝野佥载》卷二:“帝亦與人棊,欲殺一段。”《前汉书平话》卷下:“二太子下碁, 聖王 復殺 景王 三局。” 浩然 《艳阳天》第七九章:“咱俩杀一盘,试试你这些日子进步如何。”8.灭,除去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殺生者不死,生生者不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殺,滅也。”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夏之月﹞是月也,土潤溽暑,大雨時行,燒薙行水,利以殺草,如以熱湯。”9.指熄灭。 元 仇远 《怀古》诗:“吹殺青燈炯不眠,滿襟懷古恨緜緜。”10.伤害,败坏。《春秋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隕霜不殺草。” 唐 卢仝 《与马异结交》诗:“不知藥中有毒藥,藥殺元氣天不覺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一:“都是自家弄殺了,事體本如此明白。”11.秋季阴气肃杀。《左传·桓公五年》:“始殺而嘗,閉蟄而烝。” 唐 张九龄 《为信安王献圣真图表》:“草淺獸肥,霜清氣殺。”12.引申指草木枯萎。《吕氏春秋·应同》:“及 禹 之時,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。” 唐 黄巢 《不第後赋菊》诗:“待到秋來九月八,我花開後百花殺。”13.田猎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諸侯無事,則歲三田……天子殺,則下大綏。諸侯殺,則下小綏。大夫殺,則止佐車。佐車止,則百姓田獵。” 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二:“ 奇肱 民善爲拭扛,以殺百禽。”14.指猎获物。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合围》:“[衆上獻獵物科]禀王爺,衆將獻殺。[净]打的鳥獸,散與衆軍。”15.收割;砍伐。《吕氏春秋·圜道》:“衰乃殺,殺乃藏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竹》:“其欲作器者,經年乃堪殺。”《资治通鉴·陈长城公至德元年》:“ 千子 前任 趙州 ,百姓歌之曰:‘老禾不早殺,餘種穢良田。’” 胡三省 注:“今人猶呼割稻爲殺稻。”16.整治。 唐 杜甫 《催宗文树鸡栅》诗:“課奴殺青竹,塞蹊使之隔。” 仇兆鳌 注:“殺青竹, 洙 曰:‘ 楚 人以火炙竹去其汗,令耐久也。’”参见“ 殺青 ”。17.谓医治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四·青蒿》:“﹝青蒿﹞殺風毒心痛熱黄。”18.终止;收束。 宋 欧阳修 《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》诗:“譬如千里馬,已發不可殺。” 老舍 《我怎样写〈骆驼祥子〉》:“我应当多写两三段,才能从容不迫的杀住。”参见“ 殺字 ”、“ 殺收 ”。19.死板,无可变动。《西游记》第二三回:“師父忒不會幹事,把話通説殺了。” 清 袁枚 《小仓山房尺牍》卷十:“來札所講‘詩言志’三字,歷舉 李 、 杜 、 放翁 之志,是矣。然亦不可太拘,詩人有終身之志,有一日之志,有事外之志……志字不可看殺也。”参见“ 殺定 ”、“ 殺斷 ”。20.缚紧,勒紧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七回:“把皮襖疊了一疊,殺在騾上。”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一:“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,好更显出他的铁扇似的胸与直硬的背。”21.压抑,抑制。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回:“我勸姨娘且回房去殺殺氣兒……心裏有二十分的氣,也忍耐這幾天。”22.方言。刺激。 王蒙 《火之歌》:“汗水流遍了全身,杀痛了脊背,杀痛了脸颊。”23.副词。用在谓语后面,表示程度之深。《古诗十九首·去者日以疏》:“白楊多悲風,蕭蕭愁殺人。” 清 吴伟业 《感旧》诗:“羨殺 江州 白司馬 ,月明亭畔聽琵琶。”24.用在谓语前,有很、甚之意。 唐 白居易 《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》诗:“西日憑輕照,東風莫殺吹。” 宋 朱敦儒 《鼓笛令》词:“殘夢不須深念,这些箇、光陰殺短。”25.突厥语shad的译音。也译作“設”、“察”等。 突厥 、 回纥 等族别部领兵者之称。《新唐书·突厥传上》:“﹝ 骨咄禄 ﹞以弟 默啜 爲殺。”《新唐书·回鹘传上》:“ 懷恩 與虜左殺爲先驅。”参阅 韩儒林 《突厥官号研究》。 殺2 [shài ㄕㄞˋ] [《廣韻》所拜切,去怪,生。] “ 杀2 ”的繁体字。 1.减省。《周礼·地官·廪人》:“若食不能人二鬴,則令邦移民就穀,詔王殺邦用。” 郑玄 注:“殺猶減也。”《公羊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《春秋》辭繁而不殺者,正也。” 何休 注:“殺,省也。”参见“ 殺2食 ”。2.等差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其族食,世降一等,親親之殺也。” 郑玄 注:“殺,差也。” 宋 王溥 《唐会要·缘庙裁制下》:“是以簠簋有數,籩豆有殺,雖多更聖賢,不敢加也。”3.衰微,凋零。《吕氏春秋·长利》:“是故地日削,子孫彌殺。” 高诱 注:“殺,衰也。”《诗·豳风·鸱鸮》“予羽譙譙,予尾翛翛” 毛 传:“譙譙,殺也;翛翛,敝也。” 郑玄 笺:“手口既病,羽尾又殺敝,言已勞苦甚。”4.指歉收。《祀记·礼器》:“是故年雖大殺,衆不匡懼。” 郑玄 注:“殺,謂穀不孰也。”5.消化;消耗。 汉 张仲景 《伤寒论·厥阴病》:“ 吴人駒 曰:‘有協熱下利者,亦完穀不化,乃邪熱不殺穀,其别在脈之隂陽虚實之不同。’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造神麴并酒》:“若作糯米酒,一斗麴,殺米一石八斗。”6.细小。《礼记·乐记》“使其曲直繁瘠廉肉” 汉 郑玄 注:“繁瘠廉肉,聲之鴻殺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殺謂細小。” 南朝 梁 陆倕 《新刻漏铭》:“洪殺殊等,高卑異級。”7.裁去(多余的)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非帷裳,必殺之。”参见“ 殺2縫 ”。8.古代套在尸体下肢上的布袋。 殺3 [sà ㄙㄚˋ] [《集韻》桑葛切,入曷,心。] “ 杀3 ”的繁体字。 1.散落;散布。《墨子·备穴》:“置器備殺沙礫、鐵。”2.古代为护城而设置的防卫据点。《墨子·备梯》:“二十步一殺,殺有一鬲,鬲厚十尺。”3.枯干貌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故傷脾之色也,望之殺然黄,察之如死青之兹。” 殺4 [shì ㄕˋ] [《集韻》式吏切,去志,書。] “ 杀4 ”的繁体字。通“ 弑1 ”。 古指臣杀君、子杀父的行为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子有殺父,臣有殺君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殺音試,本又作弑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 項羽 爲無道,放殺其注。” 颜师古 注:“殺,讀曰弑。諸弑君者,其例皆同。” 殺5 [shà ㄕㄚˋ] “ 杀5 ”的繁体字。通“ 煞2 ”。 凶神,煞鬼。迷信谓人初死,其魄变为“殺”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偏傍之書,死有歸殺。子孫逃竄,莫肯在家;畫瓦書符,作諸厭勝;門前燃火,户外列灰,祓送家鬼,章斷注連:凡如此比,不近有情,乃儒雅之罪人,彈議所當加也。” 卢文弨 补注:“俗本殺作煞,道家多用之。”《说郛》卷四一引 唐 张读 《宣室志》:“俗傳人之死,凡數日當有禽自柩中出者,曰殺。”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殹 汉语拼音yì 五笔编码 atdc 下一篇文章:殻 汉语拼音ké,qiào 五笔编码 fpmc
我也说两句

热门信息
最新更新
关于疑难字查询网 | 站长信箱
Copyright 2008-2012 Powered by HaoSystem.COM,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hljbg@163.com
黑ICP备090002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