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毗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BD7
【GBK编码】C5FE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251211535
【汉语拼音】pí
【拼音编码】 pi2
【五笔编码】 lxx lxx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KIRR
【注音符号】ㄆㄧˊ
【广东话】pei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毗 pí
<释义1>接连:~连。~邻。
<释义2>辅助:~佐。~益。~翼(辅助)。
<释义3>损坏,败坏:“人大喜邪~于阳,大怒邪~于阴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毗1 [pí ㄆㄧˊ]
[《廣韻》房脂切,平脂,並。]
[《集韻》頻脂切,平脂,並。]
亦作“ 毘1 ”。
1.肚脐。 明 马愈 《马氏日抄·犀毗》:“蓋毗者,臍也。犀牛皮堅有文,其臍旁四面,文如饕餮相對,中一圜眼,坐卧起伏,磨礪光滑。”2.辅佐;帮助。《书·微子之命》:“永綏厥位,毗予一人。” 孔 传:“長安其位,以輔我一人。”《後汉书·安帝纪》:“朕以不明,統理失中,亦未獲忠良以毗闕政。”《文选·陆机〈演连珠〉》:“是以物有微而毗著,事有瑣而助洪。” 刘孝标 注:“物有小而益大,不可忽也。”《晋书·齐王攸传》:“古者九命作伯,或入毗朝政,或出御方嶽。”3.阿附。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天之方懠,無爲夸毗。” 朱熹 集传:“夸,大也;毗,附也。小人之於人,不以大言夸之,則以諛言毗之也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比兴》:“炎 漢 雖盛,而辭人夸毗,詩刺道喪,故興義銷亡,於是賦頌先鳴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诮伯牙文》:“ 戰國 之士好誇嗜毗,恒詭實以求合,不顧人之是非。”4.厚,笃。 宋 叶適 《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》:“公毗於學,生死六籍。發舒中和,仁政義術。”5.近,接近。 唐 王勃 《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》:“謳歌有霸道之餘,毗俗得 華 風之雜。” 唐 韩愈 《卢府君夫人苗氏墓志铭》:“赫赫 苗 宗,族茂位尊。或毗于王,或貳于藩。” 章炳麟 《读管子书後》:“譬之行星與日之有離心毗心也。”6.连接。参见“ 毗鄰 ”、“ 毗連 ”。7.损伤;破坏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人大喜邪?毗於陽;人大怒邪?毗於陰。” 俞樾 《诸子平议·庄子二》:“案此毗字,當讀爲‘毗劉暴樂’之‘毗’……喜屬陽,怒屬陰,故大喜則傷陽,大怒則傷陰。毗陰毗陽,言傷陰陽之和也。” 清 章学诚 《文史通义·史德》:“因事生感,而氣失則宕,氣失則激,氣失則驕,毘於陽矣。”8.通“ 卑 ”。参见“ 毗戲 ”。9. 春秋 时 鲁国 城邑名。《左传·哀公五年》:“五年春,城 毗 。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毗,頻夷反。” 杨伯峻 注:“毗,《公羊》作‘比’,音同相通假,其地無考。”10.姓。 明 代 正统 间有举人 毗宠 。见《万姓统谱·支韵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