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氽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C3D
【GBK编码】D9DB
【笔画数】6
【笔顺】342534
【汉语拼音】tǔn
【拼音编码】 tun3
【五笔编码】 wi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ODKV
【注音符号】ㄊㄨㄣˇ
【广东话】tan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氽 tǔn
<释义1>方言,漂浮:木头在水上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氽1 [tǔn ㄊㄨㄣˇ]
[《字彙》土墾切]
1.漂浮。 明 无名氏 《白兔记·访友》:“淺水攤頭,氽下一個坐婆來,這不是 劉老娘 !” 清 东轩主人 《述异记·江南海啸》:“别處氽來屍骸,約有數百。” 茅盾 《三人行》十三:“此时船上的汽笛突然短促地叫了一声,船的速度也减小,几乎像是在顺着水氽。” 越剧 《二度梅》第五场:“我何不将那套中原服饰,投入南流,随水氽入中原,也就带回我 杏元 的一番思乡怀国之心了。”2.方言。用油炸。 徐珂 《清稗类钞·饮食·氽猪肉皮》:“豬肉皮略泡,入沸油氽之,至色黄皮鬆,乃起鍋。”
氽2 [qiú ㄑㄧㄡˊ]
方言。人浮水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