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泄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CC4
【GBK编码】D0B9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44112215
【汉语拼音】xiè,yì
【拼音编码】 xie4 yi4
【五笔编码】 ian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EZ
【注音符号】ㄒㄧㄝˋ,ㄧˋ
【广东话】jai6 sit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泄 xiè
<释义1>液体或气体排出:排~。~洪。~泻。
<释义2>漏,露:~劲。~露。~漏。~密。
<释义3>尽量发出(情绪、情欲等):~愤。~恨。发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泄 yì
<释义1>〔~~〕a.缓飞的样子,如“雄雉于飞,~~其羽”;b.闲散自得,如“十亩外兮,桑者~~兮”;c.弛缓的样子,如“天之方噘,无然~~”。
<释义2>鼓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泄1 [xiè ㄒㄧㄝˋ]
[《廣韻》私列切,入薛,心。]
亦作“ 洩1 ”。
1.发泄;发散。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:“惠此中國,俾民憂泄。” 郑玄 笺:“泄猶出也,發也。” 宋 曾巩 《王君俞哀词》:“况重以相知,其悲塞可勝乎,作辭以泄其哀。”2.排出(液体、气体)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,雖高增隄防,終不能泄。”《後汉书·王符传》:“桐木爲棺,葛采爲緘,下不及泉,上不泄臭。”3.特指排水的渠道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穀水》:“更于西開泄,名曰 代龍渠 。”4.腹泻,水泻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厥陰所至爲脇痛,嘔泄。” 王冰 注:“泄謂利也。”5.泄漏;泄露。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牆有耳者,微謀外泄之謂也。”《後汉书·张奂传》:“時 竇太后 臨朝,大將軍 竇武 與太傅 陳蕃 謀誅宦官,事泄。” 清 冯班 《钝吟杂录·将死之鸣》:“好酒之人,勿與謀事,防其醉而泄也。”6.物体由孔穴或缝中滴下、透出或掉出。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二幕:“槅扇与槅扇的隙间泄进来一丝微光,纸幕上似乎有模糊的人影隐约浮动。”7.外流;外逃。8.引申指出售。 宋 洪迈 《夷坚丙志·饼店道人》:“有賣餅家得一店,初啓肆之日,一客被酒,造其居,醉語無度,袒卧門左……往來望見者皆惡之,及門即返,餅終日不得泄。”9.通,达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精泄於目,則其視明;在於耳,則其聽聰;留於口,則其言當;集於心,則其慮通。” 高诱 注:“泄猶通也。”10.浅,窄小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夫 魯 ,難伐之國,其城薄以卑,其地狹以泄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按:《越絶書》其‘泄’字作‘淺’。”11.混杂。参见“ 泄用 ”。12.息,止。《方言》第十:“泄、奄,息也。” 钱绎 笺疏:“《廣雅》:‘奄,息也。’……泄、息亦聲之轉。” 唐 刘禹锡 《观博》:“客視骨如有情焉;如或馮焉,悉詈之不泄,又從而齕齧蹂躪之,莫顧其十目之咍讓也。”13.通“ 媟 ”。狎侮;轻慢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 武王 不泄邇,不忘遠。” 赵岐 注:“泄,狎。”《荀子·荣辱》:“憍泄者,人之殃也。” 杨倞 注:“泄與媟同,嫚也。”14.姓。 春秋 陈 有 泄冶 。见《左传·宣公九年》。
泄2 [yì ㄧˋ]
[《廣韻》餘制切,去祭,以。]
1.水名。参见“ 泄2水 ”。2.见“ 泄2泄 ”。3.通“ 抴 ”。拉;牵引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大枝折,小枝泄。”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:“泄當讀爲‘抴’。《荀子·非相篇》:‘接人則用抴。’ 楊 注:‘抴,牽引也。’小枝抴,謂見牽引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