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泌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CCC
【GBK编码】C3DA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44145434
【汉语拼音】mì,bì
【拼音编码】 mi4 bi4
【五笔编码】 int intt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WM
【注音符号】ㄇㄧˋ,ㄅㄧˋ
【广东话】bat6 bei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泌 mì
<释义1>从生物体内产生出某种物质,流质由细孔渗透出来:分~。~尿。~乳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泌 bì
<释义1>泉流轻快的样子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泌1 [bì ㄅㄧˋ]
[《廣韻》毗必切,入質,並。]
[《廣韻》兵媚切,去至,幫。]
1.泉水涓流貌。亦指涓流之泉水。《诗·陈风·衡门》:“衡門之下,可以棲遲。泌之洋洋,可以樂飢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泌者,泉水涓流不已。” 清 魏源 《武林纪游》诗之九:“衡門下有泌,洋洋可樂飢。”按,《鲁诗》以泌为丘名。见 王先谦 《诗三家义集疏》。2.古水名。在 河南省 西南部, 唐河 上游的别称。参阅 清 顾祖禹 《读史方舆纪要·河南六·南阳府》。3.古水名。在 山东省 中部,源出 肥城县 ,流入 汶水 ,现称 卫鱼河 。参阅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汶水》。
泌2 [bì ㄅㄧˋ]
[《廣韻》鄙密切,入質,幫。]
1.见“ 泌2瀄 ”。2.过滤渣滓。《灵枢经·营卫生会》:“泌糟粕,蒸津液,化其精微。”
泌3 [mì ㄇㄧˋ]
分泌,由细小的孔或缝排出、渗出。 南朝 齐 褚澄 《褚氏遗书》:“泌欬血滲人喉,愈滲愈欬,愈欬愈滲。” 闻一多 《李白之死》诗:“他从咬紧的齿缝里泌出声音来。” 梁斌 《红旗谱》三七:“﹝ 严萍 ﹞一时心上热烘烘,额角上泌出汗珠来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