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泗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CD7
【GBK编码】E3F4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44125351
【汉语拼音】sì
【拼音编码】 si4
【五笔编码】 il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LK
【注音符号】ㄙˋ
【广东话】si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泗 sì
<释义1>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山东省。
<释义2>鼻涕:涕~(眼泪和鼻涕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泗1 [sì ㄙˋ]
[《廣韻》息利切,去至,心。]
1.鼻涕。《诗·陈风·泽陂》:“寤寐無爲,涕泗滂沱。” 毛 传:“自目曰涕,自鼻曰泗。” 晋 张载 《拟〈四愁诗〉》:“登崖遠望涕泗流,我之懷矣心傷憂。” 宋 钱易 《南部新书》戊:“ 神堯 宴近臣,果有蒲桃, 陳叔達 捧而不食。帝詔之,對曰:‘臣母患口乾,求之不致。’帝曰:‘卿有母遺乎?’涕泗闌干。”2.指鼻涕和眼泪。 唐 李朝威 《柳毅传》:“悲泗淋漓,誠怛人心。”《新唐书·刘审礼传》:“服除,當襲爵,讓其弟,不聽。見父執必感泗滂沱。”3.古水名。源于今 山东省 泗水县 东,四源并发,故名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決 汝 漢 ,排 淮 泗 而注之 江 。” 晋 郭璞 《江赋》:“揔括 漢 泗 ,兼包 淮 湘 。”参阅《嘉庆一统志·兖州府一·山川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