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洟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D1F
【GBK编码】9BA2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441151534
【汉语拼音】yí
【拼音编码】 yi2
【五笔编码】 igxw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GYZ
【注音符号】ㄧˊ
【广东话】ji4 tai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洟 yí
<释义1>鼻涕:“待于庙,垂涕~。”
<释义2>擤鼻涕:“不敢唾~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洟1 [tì ㄊㄧˋ]
[《廣韻》他計切,去霽,透。]
[《廣韻》以脂切,平脂,以。]
1.鼻涕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將軍 文子 之喪,既除喪,而後 越 人來弔。主人深衣練冠,待于廟垂涕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自目曰涕,自鼻曰洟。”《北史·齐永安王浚传》:“ 文宣 性雌懦,每參 文襄 ,有時洟出。” 唐 柳宗元 《起废答》:“浴剔蚤鬋,刮惡除洟。”2.流鼻涕;擤鼻涕。《易·萃》:“齎咨涕洟,无咎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升降出入揖遊……不敢唾洟。” 明 张煌言 《旅愁》诗:“故園花候又辛夷,夢自惺松涕自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