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浞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D5E
【GBK编码】E4B7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4412512134
【汉语拼音】zhuó
【拼音编码】 zhuo2
【五笔编码】 ikh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JI
【注音符号】ㄓㄨㄛˊ
【广东话】zok6 zuk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浞 zhuó
<释义1>淋,使湿:让雨~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浞1 [zhuó ㄓㄨㄛˊ]
[《廣韻》士角切,入覺,崇。]
1.沾湿;浸渍。《说文·水部》:“浞,小濡貌也。” 段玉裁 注:“《小雅》曰:‘既霑既足’,蓋足即浞之假借也。”《广雅·释诂上》:“浞,漬也。”如:衣服让雨浞了。2.古人名。传说 夏 时 有穷氏 后羿 之相。 羿 不理政事, 浞 遂杀 羿 自立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 浞 又貪夫厥家。” 王逸 注:“ 浞 , 寒浞 , 羿 相也。”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﹝ 后羿 ﹞棄 武羅 、 伯因 、 熊髠 、 尨圉 ,而用 寒浞 。 寒浞 , 伯明氏 之讒子弟也。 伯明后寒 棄之, 夷羿 收之,信而使之,以爲己相。 浞 行媚于内而施賂于外,愚弄其民。”参见“ 寒浞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