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浣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D63
【GBK编码】E4BD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4414451135
【汉语拼音】huàn
【拼音编码】 huan4
【五笔编码】 ipfq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WBR
【注音符号】ㄏㄨㄢˋ
【广东话】wun2 wun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浣 huàn
<释义1>洗:~衣。~纱。~雪。~濯。
<释义2>中国唐代定制,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,每月分为上、中、下浣,后借作上旬、中旬、下旬的别称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浣1 [huàn ㄏㄨㄢˋ]
[《廣韻》胡管切,上緩,匣。]
亦作“ 澣1 ”。
1.洗涤。《诗·周南·葛覃》:“薄汙我私,薄澣我衣。” 郑玄 笺:“澣,濯之耳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澣,本又作‘浣’。”《公羊传·庄公三十一年》:“何以書?譏·何譏爾?臨民之所漱浣也。” 何休 注:“去垢曰浣。”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实贡》:“且攻玉以石,治金以鹽,濯錦以魚,浣布以灰。夫物固有以賤治貴,以醜治好者矣。” 清 王又曾 《东风第一枝·雪霁归舟作》词:“春到也歲華剛换,裘敝也酒痕未浣。”2.涤除(愁、闷等);宽解。 唐 马戴 《岐阳逢曲阳故人话旧》诗:“積愁何計遣?滿酌浣相思。” 宋 苏轼 《与孙子发书》之一:“專人來辱書,承近日尊體佳勝,蒙許就辟,慰浣深矣。” 元 许有壬 《沁园春》词:“ 杜 家酒美,且浣幽懷。”3. 唐 代官吏,每十天休息洗沐一次,称作“休浣”。后因称十日为浣,每月上、中、下旬称为上、中、下浣。 唐 李白 《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》诗:“復此休浣時,閑爲疇昔言。”《新唐书·刘晏传》:“質明視事,至夜分至,雖休澣不廢。” 明 杨慎 《丹铅总录·时序》:“俗以上澣、中澣、下澣爲上旬、中旬、下旬,蓋本 唐 制十日一休沐。” 清 胡文英 《〈屈骚指掌〉自序》:“ 乾隆 五十一年丙午春三月下浣 武進 胡文英 繩崖氏 識。”4.水名。参见“ 浣水 ”。
浣2 [ɡuǎn ㄍㄨㄢˇ]
[《集韻》古緩切,上緩,見。]
通“ 管1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