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浪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D6A
【GBK编码】C0CB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4414511534
【汉语拼音】làng
【拼音编码】 lang4
【五笔编码】 iyv iyve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SXO
【注音符号】ㄌㄤˋ
【广东话】long4 long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浪 làng
<释义1>大波:波~。海~。巨~。风~。~涛。~潮(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)。风平~静。
<释义2>像波浪起伏的:麦~。声~。
<释义3>没有约束,放纵:放~。流~。~费。~迹。~人。孟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浪1 [lànɡ ㄌㄤˋ]
[《廣韻》來宕切,去宕,來。]
“ 琅2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波浪。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長鯨吞航,修鯢吐浪。” 唐 杜甫 《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等赴成都府》诗:“遠水非無浪,他山自有春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七回:“正是慌不擇路,走了一個更次,望見前面滿目蘆花,一派大江,滔滔浪滚。” 杨朔 《雪浪花》:“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,滚滚滔滔,一浪高似一浪。”2.指像波浪起伏的东西。如麦浪、声浪等。3.起波;波动。 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温泉毖涌而自浪,華清蕩邪而難老。” 唐 鲍溶 《周先生画洞庭歌》:“不下此堂臨 洞庭 ,水文不浪烟不動。” 周立波 《山乡巨变》上二:“竹扁担在她那浑圆结实的肩膀上一闪一闪的,平桶边的水,微微地浪起涟漪,一点也不洒出来。”4.鼓,划动。参见“ 浪拽 ”。5.轻易;随便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养鹅鸭》:“先刻白木爲卵形,窠别著一枚以誑之。不爾,不肯入窠,喜東西浪生。” 宋 陆游 《衰病》诗:“衰病不浪出,閉門煙雨中。” 清 李渔 《慎鸾交·久要》:“小生素重天倫,看了生身的父母,極其尊大,不敢在他面前浪措一詞。”6.放荡;放纵。《诗·邶风·终风》:“謔浪笑敖,中心是悼。” 程俊英 注:“浪,放蕩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五:“辣浪 相如 ,薄情 卓氏 ,因循墮了題橋志。” 凌景埏 校注:“辣浪,十分放蕩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六回:“你這會子又弄箇雀兒來,也幹這箇浪事!” 杨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三段:“吓, 吴大车 ,真浪!还穿红背心。”7.方言。逛。 茅盾 《第一阶段的故事》七:“ 上海 ,花花世界,够她浪啦!”8.风骚;淫荡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九回:“轎内坐着一箇浪淫婦,後邊跟着老牽頭。” 姚雪垠 《长夜》二一:“两个臊货,别你妈的浪了!”9.特指女性用淫荡的言行跟男性调情勾搭。《红楼梦》第五九回:“你就死在那裏伺候,又跑出來浪漢子!” 茅盾 《清明前後》第四幕:“ 梦英 那妮子真--是……嘻嘻,把人家浪上火来了。”10.空的;无用的。《红楼梦》第九六回:“那人先自唬的手足無措,見這般勢派,知道難逃公道,只得跪下給 賈璉 碰頭…… 賈璉 啐道:‘你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!這府裏希罕你的那扔不了的浪東西!’”参见“ 浪花 ”。11.用同“ 踉 ”。参见“ 浪蹌 ”。12.副词。徒然;白白地。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七七:“終歸不免死,浪自覓長生。” 宋 苏轼 《赠月长老》诗:“功名半幅紙,兒女浪苦辛。” 明 陈海樵 《贺新郎·客中有怀》套曲:“燈前瑶斝,花間瓊珮,浪把春光虚費。” 康有为 《正有二日避地到星坡得》诗之二:“平生浪有回天志,憂患空餘避地身。”13.副词。表示否定。相当于“莫”、“不要”。 唐 李商隐 《回中牡丹为雨所败》诗之二:“浪笑榴花不及春,先期零落更愁人。”参见“ 浪道 ”。14.方言。犹上。用在名词后,表示一定的处所或范围。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八回:“大人路浪辛苦哉!走仔幾日天?” 刘半农 《只有狠心格老子呒不狠心格娘》诗:“只有狠心格老子呒不狠心格娘,你看看东村头浪格 李金郎 。”15.州名。今 四川省 屏山县 一带。参阅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下》。16.姓。 晋 代有 浪逢 。见《通志·氏族五》。
浪2 [lánɡ ㄌㄤˊ]
[《廣韻》魯當切,平唐,來。]
1.流貌。引申为流逝。 宋 秦观 《寄孙莘老少监》诗:“天上圖書森似舊,人間歲月浪如馳。”参见“ 浪2浪 ”。2.古水名。即 沧浪水 。参见“ 滄浪 ”。3.清水。参见“ 滄浪 ”。4.见“ 浪2汗 ”。5.见“ 浪2抗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