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涌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D8C
【GBK编码】D3BF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4415425112
【汉语拼音】yǒng,chōng
【拼音编码】 yong3 chong1
【五笔编码】 ice ice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XLD
【注音符号】ㄩㄥˇ,ㄔㄨㄥˉ
【广东话】cung1 jung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涌 yǒng
<释义1>水由下向上冒出来:~泉。~流。汹~。泪如泉~。
<释义2>像水涌出:~现。~动。风起云~。天边~出一轮明月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涌 chōng
<释义1>方言,河汊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涌1 [yǒnɡ ㄩㄥˇ]
[《廣韻》余隴切,上腫,以。]
亦作“ 湧1 ”。
1.泉水向上喷出。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醴泉涌於清室,通川過於中庭。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状留》:“泉暴出者曰涌。” 晋 何劭 《赠张华》诗:“俯臨清泉涌,仰觀嘉木敷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杂体诗·效张协〈苦雨〉》:“丹霞蔽陽景,緑泉涌陰渚。”2.引申指云、雾、烟、气等上腾冒出。 汉 扬雄 《剧秦美新》:“玄符靈契,黄瑞涌出。” 晋 张协 《杂诗》之三:“騰雲似涌烟,密雨如散絲。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《广绝交论》:“故絪緼相感,霧涌雲蒸;嚶鳴相召,星流電激。”《新唐书·王义方传》:“是時盛夏,濤霧蒸湧。”3.泛指其他事物突然冒出、升起。 宋 苏轼 《宿九仙山》诗:“夜半老僧呼客起,雲峰缺處湧冰輪。” 郭沫若 《长春集·访武钢》:“人定信然凌造化,四方沸地涌高樓。”4.水奔涌、翻腾。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其南則隆冬生長,涌水躍波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 謝太傅 盤桓 東山 時,與 孫興公 諸人汎海戲,風起浪涌。” 唐 杜甫 《秋兴》诗之一:“江間波浪兼天湧,塞上風雲接地陰。” 闻捷 《海燕》:“那夜,有三至四级风,云飞得很快、很低,有时简直碰到涌起的浪头。”5.满溢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流衍之紀,是謂封藏……其動漂泄沃涌,其德凝慘寒雰。” 王冰 注:“沃,沫也。涌,溢也。”6.比喻物价腾贵。 宋 范成大 《重阳後半月忽变奇寒乡人御冬之计多未办》诗:“敢論酒價湧,束薪逾桂芳。”参见“ 涌貴 ”。7.呕吐;使呕吐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卑監之紀,是謂減化……其動瘍涌分潰癰腫,其發濡滯。” 王冰 注:“瘍,瘡也。涌,嘔吐也。”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·中风总括》“痰壅不下吐爲先”注:“痰涎壅盛,用諸吐法涌之。”8.古水名。 夏水 支流,通 长江 。约在今 湖北省 监利县 境。已湮。《左传·庄公十八年》:“ 閻敖 游 涌 而逸。” 杨伯峻 注:“據《水經·江水三》注及《方輿紀要》,即今 湖北省 監利縣 東南俗名 乾港湖 者。”
涌2 [chōnɡ ㄔㄨㄥ]
河汊。多用于地名。 清 梁廷枏 《夷氛闻记》卷二:“ 烏涌 迤西 長洲岡 、 深井 、 黄埔 、 白泥涌 ,均握要,宜守。”参见“ 河涌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