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涖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D96
【GBK编码】9BE3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4413241431
【汉语拼音】lì
【拼音编码】 li4
【五笔编码】 iwu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NSU
【注音符号】ㄌㄧˋ
【广东话】lei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涖 lì
<释义1>同“莅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涖1 [lì ㄌㄧˋ]
[《廣韻》力至切,去至,來。]
1.到;来临。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:“方叔涖止,其車三千。” 毛 传:“涖,臨。”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 陳 人執之,而請涖于 衛 。”2.临视;监督。《周礼·地官·乡师》:“及窆,執斧以涖匠師。” 郑玄 注:“涖,謂臨視也。”《北史·长孙晟传》:“使還,上大喜,加授開府,仍遣入蕃,涖殺 大義公主 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丁志·员家犬》:“ 琦 命虞候涖埋,又以灰印印地面,使不可竊取。”3.治理;管理。《新唐书·崔郾传》:“治 虢 以寬,經月不笞一人。及涖 鄂 ,則嚴法峻誅,一不貸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行都南北内》:“ 檜 薨于位, 熺 猶戀戀不能決去,請以其姪 常州 通判 烜 爲光禄丞,留涖家廟,以爲復居之萌芽。”《元史·世祖纪十》:“管軍萬户爲行省宣慰史者,毋兼管軍事;仍爲萬户者,毋兼涖民政。” 清 冯桂芬 《改建正谊书院记》:“考是時天下未有涖教事者以禮聘,不以選授。”4.见“ 涖涖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