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涣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DA3
【GBK编码】BBC1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4413525134
【汉语拼音】huàn
【拼音编码】 huan4
【五笔编码】 iqm iqm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RLG
【注音符号】ㄏㄨㄢˋ
【广东话】wun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涣 huàn
<释义1>散开:~散。~然冰释(像冰遇到热,一下子消融;喻疑虑、困难或误会完全消除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涣1 [huàn ㄏㄨㄢˋ]
[《廣韻》火貫切,去换,曉。]
“ 渙1 ”的新字形。
1.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《易·涣》:“涣,亨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涣,卦名也。”2.离散。《诗·周颂·访落》:“將予就之,繼猶判涣。” 朱熹 集传:“涣,散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南岳云峰寺和尚碑》:“涣焉而不積,同焉而皆得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七:“若不直搗巢穴,殲渠魁,潰心腹,斷不得涣其黨羽。” 梁启超 《〈说群〉序》:“所常行之事,使其羣合而不離,萃而不涣。”3.发散。 唐 刘禹锡 《述病》:“進藥求汗,凡三涣,然後目能視。”4.谓帝王发布号令。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《易》曰:‘涣汗其大號。’言號令如汗,汗出而不反者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言王者涣然大發號令,如汗之出也。” 汉 扬雄 《百官箴·尚书箴》:“故君子在室,出言如風,動於民人,涣其大號,而萬國平信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诏策》:“騰義飛辭,涣其大號。” 宋 曾巩 《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》:“故人主之尊,意諭色授,而六服震動,言傳號涣,而萬里奔走。”参见“ 涣汗大號 ”。5.水流盛貌。参见“ 涣涣 ”。6.通“ 焕 ”。光明;灿烂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夫玉潤澤而有光,其聲舒揚,涣乎其有似也。”《隶释·汉酸枣令刘熊碑》:“淵乎其长,涣乎成功。” 明 张凤翼 《灌园记·迎后合婚》:“賓賢館,乘露盤,王居涣,同休敢懈輸忠款。”7.通“ 焕 ”。明白。 汉 枚乘 《七发》:“涣乎若一聽聖人辯士之言,涊然汗出,霍然病已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