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涿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DBF
【GBK编码】E4C3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44113533434
【汉语拼音】zhuō
【拼音编码】 zhuo1
【五笔编码】 iey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GS
【注音符号】ㄓㄨㄛˉ
【广东话】doek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涿 zhuō
<释义1>〔~鹿〕
<释义2>〔~州〕地名,均在中国河北省。
<释义3>水滴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涿1 [zhuō ㄓㄨㄛ]
[《廣韻》竹角切,入覺,知。]
1.扣击。《周礼·秋官·序官》:“壺涿氏。” 郑玄 注:“壺,謂瓦鼓。涿,擊之也。”2.水名。源出 河北省 涿鹿县 涿鹿山 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上·涿郡》:“縣二十九: 涿 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:“ 涿水 出 上谷 涿鹿縣 。” 清 魏源 《筹漕篇上》:“又因 沁水 南連 河 ,北通 涿 ,開以濟運,曰 永濟渠 。”
涿2 [zhuó ㄓㄨㄛˊ]
[《集韻》直角切,入覺,澄。]
1.通“ 琢 ”。参见“ 涿2摩 ”。2.通“ 燭 ”。阴器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周群传》:“先主嘲之曰:‘昔吾居 涿縣 ,特多 毛 姓,東西南北皆諸 毛 也。’ 涿 令稱曰:‘諸 毛 繞 涿 居乎?’”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释形体》:“夫惟涿爲陰器,故毁陰曰椓……今 江 南 運河 而東皆謂陰器爲涿,舌上音從舌頭音,讀如督。”一说,通“ 屬 ”。阴窍。见 杨树达 《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·释属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