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淅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DC5
【GBK编码】E4C0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44112343312
【汉语拼音】xī
【拼音编码】 xi1
【五笔编码】 isr isr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FPD
【注音符号】ㄒㄧˉ
【广东话】sik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淅 xī
<释义1>〔~~〕象声词,形容轻微的风雨声,如“秋风~~吹我衣”。
<释义2>〔~沥〕象声词,形容雨雪声,落叶声,风声,如“霰~~而先集,雪纷糅而遂多”。叠用作“淅淅沥沥”,如“~~~~下起雨来”。
<释义3>淘米:“百姓开门而待之~,~米而储之,唯恐其不来也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淅1 [xī ㄒㄧ]
[《廣韻》先擊切,入錫,心。]
1.淘米。 唐 李华 《云母泉诗》序:“泉出石,引流分渠,周遍庭宇。發如乳湩,末派如淳漿。烹茶、淅蒸、灌園、漱齒皆用之。” 清 黄宗羲 《封庶常桓墅陈府君墓志铭》:“晨不殖作,暮廢炊淅,數傳之後,猶守其家法。”参见“ 淅米 ”。2.淘过的米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 孔子 之去 齊 ,接淅而行。” 赵岐 注:“淅,漬米也。不及炊,避惡亟也。” 元 吴莱 《山中人》诗:“日日一接淅,釜甑恒生塵。” 清 曹寅 《赴淮舟行杂诗》之十:“事異樵風便,舟輕接淅來。”3.寒凉。 唐 卢纶 《和赵给事白蝇拂歌》:“皎然素色不因染,淅爾涼風非爲秋。”参见“ 淅然 ”。4.水名。亦称 淅河 、 淅江 。在 河南省 西南部,源出 卢氏县 熊耳山 ,南流到 淅川县 双河镇 附近入 丹江 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 秦 發兵擊之,大破 楚 師於 丹淅 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二水名,謂於 丹水 之北, 淅水 之南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