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淞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DDE
【GBK编码】E4C1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44112343454
【汉语拼音】sōng
【拼音编码】 song1
【五笔编码】 iswc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FOZ
【注音符号】ㄙㄨㄥˉ
【广东话】sung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淞 sōng
<释义1>〔~江〕水名,发源于中国太湖,东流至上海市与黄浦江合流入海;亦称“吴淞江”、“苏州河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淞1 [sōnɡ ㄙㄨㄥ]
[《廣韻》息恭切,平鍾,心。]
1.同“ 凇 ”。水气凝结成的冰花。 宋 曾巩 《冬夜即事》诗:“香消一榻氍毹暖,月澹千門霧淞寒。” 宋 曾巩 《雾松》诗:“園林初日静無風,霧淞花開處處同。”2.水名。 淞江 。发源于 江苏省 太湖 ,流经 上海市 ,入 长江 。通称 吴淞江 。 清 唐甄 《潜书·教蚕》:“夫蠶桑之地,北不逾 淞 ,南不逾 浙 ,西不逾 湖 ,東不至海,不過方千里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兄子洪善北来书此示之》诗:“ 淞江 東流水波緩, 王莽 之際尤枯旱。” 清 魏源 《〈皇朝经世文编〉五例》:“有利必有害,論相反者或適相成…… 桑 漳 築堤而謂宜去堤, 吴淞 建閘而謂宜去閘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