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渧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E27
【GBK编码】9C76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441414345252
【汉语拼音】tí,dī,dì
【拼音编码】 ti2 di1 di4
【五笔编码】 iup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SWL
【注音符号】ㄊㄧˊ,ㄉㄧˉ,ㄉㄧˋ
【广东话】dai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渧 tí
<释义1>古同“啼”,啼哭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渧 dī
<释义1>古同“滴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渧 dì
<释义1>水慢慢渗下。
<释义2>精液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渧1 [dì ㄉㄧˋ]
[《廣韻》都計切,去霽,端。]
精液。佛教称女精为赤渧,男精为白渧。《摩诃止观》卷七上:“赤白二渧和合,託識其中,以爲體質。”
渧2 [dī ㄉㄧ]
[《字彙》丁計切]
同“ 滴1 ”。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卷上:“但於佛法中所爲善事,一毛、一渧、一沙、一塵,或毫髮許,我漸度脱,使獲大利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》:“咽如針孔,渧水不通。”
渧3 [tí ㄊㄧˊ]
[《集韻》田黎切,平齊,定。]
同“ 嗁1 ”。
啼哭。《敦煌变文集·汉将王陵变文》:“三三五五暗中渧,各各思家總擬歸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