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測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E2C
【GBK编码】9C79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441251113422
【汉语拼音】cè
【拼音编码】 ce4
【五笔编码】 imj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LKD
【注音符号】ㄘㄜˋ
【广东话】caak1 cak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測 cè
<释义1>见“测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測1 [cè ㄘㄜˋ]
[《廣韻》初力切,入職,初。]
“ 测1 ”的繁体字。
1.量度;测量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以土圭之灋,測土深。” 郑玄 注:“測,猶度也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:“不道禮憲,以《詩》《書》爲之,譬之猶以指測河也,以戈舂黍也,以錐飱壺也,不可以得之矣。”2.猜度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陰陽不測之謂神。”《礼记·少仪》:“毋測未至。” 郑玄 注:“測,意度也。” 唐 白行简 《李娃传》:“四坐愕眙,莫之測也。” 清 宋永岳 《志异续编·徐景东》:“舉家倉皇,謂禍且不測。” 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四三:“他测出 潘信诚 的心事。”3.知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窮高極遠,而測深厚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測,知也。” 汉 扬雄 《太玄·测》:“夜則測陰,晝則測陽。” 范望 注:“測,知也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今則已應天象,異時方測余言。”4.尽,极。《楚辞·大招》:“ 代水 不可涉,深不可測只。” 王逸 注:“其深無底,不可窮測。”《吕氏春秋·论人》:“闊大淵深,不可測也。” 高诱 注:“測,盡極也。”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大不可極,深不可測。” 高诱 注:“測,盡也。”5.探访。 宋 洪迈 《夷坚丙志·朱二杀鬼》:“徧村落測之,了無蹤跡。” 清 恽敬 《游庐山後记》:“循 高賢堂 ,跨 虎溪 ,卻遊 西林寺 ,測 香谷泉 ,出 太平宫 ,漱 寶石池 。”6.水的深度。《尔雅·释言》:“潛深,測也。” 郭璞 注:“測,亦水深之别名。” 清 朱彝尊 《更漏子·吴江秋泛》词:“江八測,柳千條,赤闌第四橋。”7.泛指深。参见“ 測恩 ”。8.刑具名。《隋书·刑法志》:“其有贓驗顯然而不款,則上測立。立測者,以土爲垜,高一尺,上圓,劣容囚兩足立。鞭二十,笞三十訖,著兩械及杻,上垜。”9.指使用测刑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奏弹刘整》:“輒收付近獄測治。”《陈书·儒林传·沈洙》:“ 梁 代舊律,測囚之法,日一上,起自晡鼓,盡于二更。”《南史·循吏传·何远》:“當時士大夫坐法皆不受測。”10.清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弓人》:“漆欲測,絲欲沈。” 郑玄 注:“測,猶清也。”11.见“ 測測 ”。12.见“ 測測 ”。13.通“ 側 ”。隐伏。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:“緜緜翼翼,不測不克。” 马瑞辰 通释:“測當爲側之叚借。《淮南子·原道篇》:‘側谿谷之間。’ 高 注:‘側,伏也。’不側者,謂其師不隱伏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