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湫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E6B
【GBK编码】E4D0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441312344334
【汉语拼音】qiū,jiǎo
【拼音编码】 qiu1 jiao3
【五笔编码】 ito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MUO
【注音符号】ㄑㄧㄡˉ,ㄐㄧㄠˇ
【广东话】zau1 ziu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湫 qiū
<释义1>水潭:“南有龙兮在山~”。大龙~(瀑布,在中国浙江省雁荡山)。
<释义2>凉:“~兮如风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湫 jiǎo
<释义1>低洼:~隘(低湿狭小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湫1 [jiǎo ㄐㄧㄠˇ]
[《廣韻》子了切,上篠,精。]
亦作“ 湬1 ”。
1.低下。参见“ 湫隘 ”、“ 湫室 ”。2.见“ 湫戾 ”。3. 春秋 楚 地名。在今 湖北省 钟祥县 北。《左传·庄公十九年》:“敗 黄 師于 踖陵 ,還及 湫 。” 杜预 注:“ 南郡 鄀縣 東南有 湫城 。”
湫2 [jiū ㄐㄧㄡ]
[《廣韻》即由切,平尤,精。]
亦作“ 湬2 ”。
1.清静。《吕氏春秋·重言》:“湫然清静者,衰絰之色也。” 陈奇猷 集释:“此文以‘湫然’形容‘清静’,明此‘湫’字當爲清静之意。”参见“ 湫2漻 ”。2.凉貌。《文选·宋玉〈高唐赋〉》:“湫兮如風,淒兮如雨。” 李善 注:“湫,涼貌。”参见“ 湫2厲 ”。3.古水名。发源于 山西省 岚县 西。今名 湫水河 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七·汾州府》:“其 湫水 亦自 興 入。”4.通“ 遒 ”。参见“ 湫2盡 ”。
湫3 [qiū ㄑㄧㄡ]
[《廣韻》七由切,平尤,清。]
亦作“ 湬3 ”。
1.洞穴。《吕氏春秋·审分》:“神通乎六合,德耀乎海外,意觀乎無窮,譽流乎無止,此之謂定性於大湫。” 高诱 注:“大湫猶大竇。”2.深潭。 唐 杜甫 《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》之六:“南有龍兮在山湫,古木巃嵸枝相樛。” 宋 曾巩 《发松门寄介甫》诗:“舟人指我極四望,黑處無底蛟龍湫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同年冯文江官广西土西隆州索诗赠行》:“白象在箐蛇在湫,山鬼睇月蘭桂愁。”3.凝集。参见“ 湫3底 ”。4.通“ 愁 ”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 南蒯 之將叛也,其鄉人或知之,過之而歎,且言曰:‘恤恤乎,湫乎攸乎!’” 杜预 注:“湫,愁隘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湫是湫隘,故以湫爲愁隘之意也。” 俞樾 《群经平议·左传三》:“湫即愁之假字。《春秋繁露·陽尊陰卑篇》曰:‘湫者悲憂之狀也。’是湫與愁同義。 杜 訓湫爲愁,已得其解,乃因其字是湫隘之湫,又加隘字以足之,則反失之矣。”参见“ 湫3湫 ”。
湫4 [jiù ㄐㄧㄡˋ]
[《廣韻》在九切,上有,從。]
亦作“ 湬4 ”。
泄洪道。《梁书·康绚传》:“若鑿湫東注,則游寬緩,堰不可壞。”
湫5 [jiāo ㄐㄧㄠ]
[《集韻》兹消切,平宵,精。]
亦作“ 湬5 ”。
地名用字。 夫湫 。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﹝ 夫差 ﹞二年後伐 越 ,敗 越 於 夫湫 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音椒,又如字。”《越王勾践世家》作“夫椒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