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漼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F3C
【GBK编码】9D79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44125232411121
【汉语拼音】cuǐ,cuī
【拼音编码】 cui3 cui1
【五笔编码】 imwg imw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LNI
【注音符号】ㄘㄨㄟˇ,ㄘㄨㄟˉ
【广东话】ceoi2 ceoi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漼 cuǐ
<释义1>(水)深:“有~者渊。”
<释义2>流泪:“指季豹而~焉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漼 cuī
<释义1>〔~溰〕霜雪积聚。
<释义2>古通“摧”,毁坏:“名节~以隳落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漼1 [cuǐ ㄘㄨㄟˇ]
[《廣韻》七罪切,上賄,清。]
1.水深貌。《诗·小雅·小弁》:“有漼者淵,萑葦淠淠。” 毛 传:“漼,深貌。” 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回淵漼,積水深。”2.鲜明貌。《诗·邶风·新台》“新臺有洒” 唐 陆德明 释文:“洒,七罪反。《韓詩》作‘漼’,音同,云‘鮮貌’。”3.泪垂貌。《文选·陆机〈吊魏武帝文〉》:“執姬女以嚬瘁,指 季豹 而漼焉。” 李善 注:“漼,泣涕垂貌。”4.指眼泪。 宋 苏轼 《祭张文定公文》之一:“今公永歸,我留 淮海 ,寓辭千里,濡袂有漼。”5.古水名。即 桂水 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锺水》:“ 漼水 即 桂水 也。漼、桂聲相近,故字隨讀變,經仍其非矣。”
漼2 [cuī ㄘㄨㄟ]
[《集韻》昨回切,平灰,從。]
1.通“ 摧 ”。摧毁,破坏。《後汉书·崔駰传》:“六柄制于家門兮,王綱漼以陵遲。” 李贤 注:“漼猶摧落也。”《文选·潘岳〈西征赋〉》:“寮位儡其隆替,名節漼以隳落。” 李善 注:“漼亦壞貌。”《北齐书·幼主纪》:“ 武成 即位,雅道陵遲, 昭 襄 之風漼焉已墜。”2.见“ 漼2溰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