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澀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F80
【GBK编码】9DAD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44153453421212121
【汉语拼音】sè
【拼音编码】 se4
【五笔编码】 ivy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YII
【注音符号】ㄙㄜˋ
【广东话】gip3 saap3 sap1 sap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澀 sè
<释义1>见“涩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澀1 [sè ㄙㄜˋ]
[《廣韻》色立切,入緝,生。]
亦作“ 歮1 ”。亦作“ 澁1 ”。亦作“ 濇1 ”。亦作“ 瀒1 ”。“ 泣3 ”的被通假字。“ 涩1 ”的繁体字。
1.不光滑;不灵活;不滑润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红蓝花及栀子》“手痛挼勿住”原注:“痛挼則滑美,不挼則澀惡。” 唐 王建 《当窗织》诗:“水寒手澁絲脆斷,續來續去心腸爛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》:“幽花生御榻,苔澀青蒼琅。” 老舍 《离婚》第一:“刚刮净的脸,会仿佛顺着刀子冒槐子水,又涩又暗。” 浩然 《艳阳天》第三三章:“男人们揉着发涩的眼皮,挑着水桶奔到官井沿。”2.味不甘滑,像明矾或不熟的杮子那样使舌头感到麻木干燥的味道。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檳榔無柯” 晋 刘逵 注:“檳榔樹,高六七丈……實如鷄子,皆有殻,肉滿殻中,正白,味苦澀。” 唐 李咸用 《和吴处士题村叟壁》:“秋果樝梨澀,晨羞筍蕨鮮。” 郭沫若 《孔雀胆》第二幕:“他特别喜欢喝很酽的茶,差不多涩得不能进口。”3.说话、写文章迟钝、艰难、生硬,不流畅。 唐 姚合 《春晚雨中》诗:“迎風鶯語澀,帶雨蝶飛難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十三回:“《陽春》昨奏聽猶澀,便送商聲上四弦。” 冰心 《集外·新年试笔》:“拿起笔来仍是无话可说;许多时候不说了,话也涩,笔也涩。”参见“ 澀訥 ”。4.道路险阻;不通畅。 晋 潘尼 《迎大驾》诗:“世故尚未夷, 崤 函 方嶮澀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五:“趨赴嘉禮,江行舟澁。”5.生锈。 唐 刘长卿 《古剑》诗:“鐵衣今正澀,寶刃猶可試。” 宋 林逋 《和酬泉南陈贤良高见赠》:“湛盧生澀鞘秋塵,方册誰談禮樂因。” 元 萨都剌 《旧剑》诗:“歲月銅花澁,雲烟牛斗昏。”6.急。 元 揭傒斯 《李宫人琵琶引》:“時時常被宫中召,强理琵琶弦上音。琵琶轉調聲轉澀,堂上慈親還佇立。”按,此本于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却坐促弦弦轉急。”参见“ 澀道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