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澄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F84
【GBK编码】B3CE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441543341251431
【汉语拼音】chéng,dèng
【拼音编码】 cheng2 deng4
【五笔编码】 iwg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XJU
【注音符号】ㄔㄥˊ,ㄉㄥˋ
【广东话】cing4 dang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澄 chéng
<释义1>水静而清:~莹。~酒(淡酒)。~汰。~澈。~湛。~廓。~清。~碧。~净。~静。~明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澄 dèng
<释义1>让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:~清。~沙。~泥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澄1 [chénɡ ㄔㄥˊ]
[《廣韻》直陵切,平蒸,澄。]
[《廣韻》直庚切,平庚,澄。]
亦作“ 浧2 ”。“ 澂1 ”的今字。亦作“ 瀓1 ”。
1.清澈而不流动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肉凝而不食,酒澄而不飲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皇太子释奠会作诗》:“肴乾酒澄,端服整弁。” 郭小川 《草鞋》诗:“草鞋排成行列,行过绿色的草原,有如野花漂游在蓝澄的溪水面上。”参见“ 澄水 ”。2.明净。 汉 徐幹 《中论·谴交》:“故無交游之事,無請託之端,心澄體静,恬然自得。” 唐 李绅 《过锺陵》诗:“ 龍沙江 尾抱 鍾陵 ,水郭村橋晚景澄。”3.澄清,使清明。《後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澄德化之陵遟兮,烈刑罰之峭峻;燔 商鞅 之法術兮,燒 韓非 之説論。” 李贤 注:“澄猶清也。” 宋 吴坰 《五总志》:“減吏禄,併冗官,以積財用;罷諸局,澄濫賞,以絶僥倖。”《明史·李秉传》:“吏部尚書 王翱 致仕,廷推代者,帝特擢 秉 任之。 秉 鋭意澄仕路。”4.静止。《管子·轻重乙》:“調則澄,澄則常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:“澄者,静止也。”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靈鳳振響於朝陽,未有惠物之益,而莫不澄聽於下風焉。”5.安,安定。《後汉书·光武帝纪赞》:“三 河 未澄,四關重擾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飛遯離俗,澄神定靈。” 唐 高適 《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》诗:“勿憚 九嶷 險,須令 百越 澄。”
澄2 [dènɡ ㄉㄥˋ]
[《集韻》唐亘切,去嶝,定。]
1.使液体中的杂质沉淀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静传》:“頃連雨水濁,兵飲之多腹痛,令促具甖缶數百口澄水。”2.滤。 老舍 《柳家大院》:“米汤还没有澄干,稀粥似的白饭摊在地上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