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澤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FA4
【GBK编码】9DC9
【笔画数】16
【笔顺】4412522112143112
【汉语拼音】zé,shì
【拼音编码】 ze2 shi4
【五笔编码】 icf ilf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LBU
【注音符号】ㄗㄜˊ,ㄕˋ
【广东话】zaak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澤 zé
=====================
澤 shì
<释义1>均见“泽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澤1 [zé ㄗㄜˊ]
[《廣韻》場伯切,入陌,澄。]
“ 睪2 ”的被通假字。“ 泽1 ”的繁体字。
1.水聚汇处。《书·禹贡》:“九川滌源,九澤既陂。”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仲冬之月﹞山林藪澤,有能取蔬食田獵禽獸者,野虞教導之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有水之處謂之澤。” 宋 陆游 《楚宫行》:“忽聞命駕游七澤,萬騎動地如雷霆。”2.称水草丛杂之地。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山泽·泽》:“水草交厝,名之爲澤。”3.雨露。《管子·治国》:“耕耨者有時,而澤不必足。” 宋 司马光 《诸庙祈雪文》:“今者自秋徂冬,天澤未浹,麰麥既寡,又將槁枯。”4.特指土壤所含的水分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耕田》:“諺曰:‘耕而不勞,不如作暴。’蓋言澤難遇,喜天時故也。” 石声汉 注:“澤,土壤水分,包括降水和灌溉水。”5.湿润;滋润。《素问·经络论》:“熱多則淖澤,淖澤則黄赤。” 王冰 注:“淖,濕也;澤,潤液也。”按,“液”字疑衍。《孔丛子·论书》:“陰陽和合,雨露之澤,萬物以成,百姓咸饗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诸子》:“情辨以澤, 文子 擅其能。” 宋 曾巩 《福州鳝溪祷雨文》:“萎能起之,槁能澤之。”6.光亮;润泽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﹝ 慶封 ﹞獻車於 季武子 ,美澤可以鑑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車甚澤,人必瘁。”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芳與澤其雜糅兮,惟昭質其猶未虧。” 王逸 注:“澤,質之潤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祭韩钦圣学士文》:“嗟爲君兮邦之特,目揚秀兮顔髮澤。”7.化妆用的脂膏。《楚辞·大招》:“粉白黛黑,施芳澤只。” 蔣骥 注:“澤,膏脂也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荏蓼》:“然荏油不可爲澤。” 石声汉 注:“澤,這裏作‘潤髮油’講。”《管子·小称》“澤之身則存,去之身則辱” 唐 尹知章 注::“恭遜敬愛,身之粉澤也。” 郭沫若 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你这脸上还有她的余惠留着呢,你让我来分你一些香泽吧!”8.恩德,恩惠。《书·多士》:“ 殷王 亦罔敢失帝,罔不配天其澤。” 唐 柳宗元 《答元饶州论政理书》:“是澤不下流,而人無所告訴,其爲不安亦大矣。” 清 梁章鉅 《归田琐记·松文清公》:“節鉞所涖,無人不被其澤而飲其和。” 赵朴初 《读唐人送金城公主诗次韵》之一:“甥舅姻親重,琴書化澤長。”9.指施恩德。 宋 苏舜钦 《上三司副使段公书》:“道與義澤於物而後已,至是則斯爲不朽矣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神宗元豐八年》:“先皇帝臨御十有九年,建立政事以澤天下。”10.影响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君子之澤,五世而斬;小人之澤,五世而斬。” 朱熹 集注:“澤,猶流風餘韻也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破恶声论》:“矧 歐 西藝文,多蒙其澤。”11.俸禄;禄位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識其不可,然且至,則是干澤也。” 赵岐 注:“干,求也;澤,禄也。”12.搓揉;摩挲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運笏,澤劍首。” 郑玄 注:“澤,謂玩弄也。”13.指洗涤。 清 顾炎武 《天下郡国利病书·云南二》:“江涘 苗 人以石垔就水澤髮。”14.汗衣,内衣。后作“襗”。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:“豈曰無衣?與子同澤。” 朱熹 集传:“澤,裏衣也。以其親膚,近於垢澤,故謂之澤。”15.宫名。 周 代习射选士之处。《礼记·射义》:“天子將祭,必先習射於澤。澤者,所以擇士也。” 郑玄 注:“澤,宫名也。”《尚书大传·略说》:“已祭,取餘獲陳於澤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澤,射宫也,所以習射選士之處也。”参见“ 澤宫 ”。16.指泽兰。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茵著用荼,實綏澤焉。” 郑玄 注:“澤,澤蘭也。”参见“ 澤蘭 ”。17.通“ 擇 ”。选择。《商君书·靳令》:“民澤畢農則國富。” 朱师辙 解诂:“澤借爲擇,柬選也。民擇業盡在於農,則國富。”18.姓。 明 有 泽义 。见《通志·氏族五》。
澤2 [shì ㄕˋ]
[《集韻》施隻切,入昔,書。]
“ 泽2 ”的繁体字。
1.通“ 釋 ”。松散,解散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序官》:“水有時以凝,有時以澤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澤音亦, 李 音釋。” 马王堆 汉 墓帛书乙本《老子·道经》:“唤呵其若淩澤,沌呵其若樸。”按,今本《老子》作“涣兮若冰之將釋。”参见“ 澤2澤 ”。2.通“ 舍 ”。《管子·戒》:“澤其四經而誦學者,是亡其身者也。”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管子五》:“澤讀爲‘舍其路而弗由’之舍。舍、釋、澤三字,古同聲而通用。”
澤3 [yì ㄧˋ]
[《集韻》夷益切,入昔,以。]
“ 泽3 ”的繁体字。
1.通“ 醳 ”。酒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猶明清與醆酒,于舊澤之酒也。” 郑玄 注:“澤,讀爲醳。” 明 张居正 《学农园记》:“或幸年穀順成,黄雲被壠,歲時伏臘,野老驩呼,相與爲一日之澤。”2.通“ 懌 ”。乐。《文选·司马相如〈封禅文〉》:“昆蟲闓澤。”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下》作“闓懌”。 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:“闓懌,皆樂也。”
澤4 [duó ㄉㄨㄛˊ]
[《集韻》達各切,入鐸,定。]
“ 泽4 ”的繁体字。
1.见“ 格4澤 ”。2.通“ 蘀 ”。草木脱落的皮、叶。《管子·地员》:“芬然若澤若屯土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:“‘澤’當假爲‘蘀’。《説文》:‘草木凡皮葉落陊地爲蘀。’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