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濘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FD8
【GBK编码】9DF4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44144545442522112
【汉语拼音】nìng
【拼音编码】 ning4
【五笔编码】 ipns ips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WLA
【注音符号】ㄋㄧㄥˋ
【广东话】ning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濘 nìng
<释义1>见“泞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濘1 [nìnɡ ㄋㄧㄥˋ]
[《廣韻》乃定切,去徑,泥。]
[《廣韻》乃挺切,上迥,泥。]
“ 泞2 ”的繁体字。
泥浆;烂泥。《国语·晋语三》:“ 晉 師潰,戎馬濘而止。” 韦昭 注:“濘,深泥也。止,戎馬陷焉。”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流汗霡霂,而中逵泥濘。” 李善 注引 杜预 曰:“濘,泥也。”
濘2 [nì ㄋㄧˋ]
[《廣韻》奴計切,去霽,泥。]
“ 泞3 ”的繁体字。
1.像烂泥一样地粘着。《管子·地员》:“五粟之狀,淖而不肕,剛而不觳,不濘車輪,不污手足。”2.陷于泥中。 宋 范仲淹 《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碑》:“會雨雪大至,潮洶洶驚人,而兵夫散走,旋濘而死者百餘人。”
濘3 [nínɡ ㄋㄧㄥˊ]
[《集韻》囊丁切,平青,泥。]
“ 泞4 ”的繁体字。
见“ 汀3濘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