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濡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FE1
【GBK编码】E5A6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44114524444132522
【汉语拼音】rú
【拼音编码】 ru2
【五笔编码】 ifd ifd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FGL
【注音符号】ㄖㄨˊ
【广东话】jyu4 nyun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濡 rú
<释义1>沾湿,润泽:~笔。~湿。~染。耳~目染。相~以沫(“沫”,唾沫,喻同处困境,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)。
<释义2>停留,迟滞:~滞。
<释义3>含忍:~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濡1 [rú ㄖㄨˊ]
[《廣韻》人朱切,平虞,日。]
“ 渪1 ”的今字。
1.古水名。 北濡水 源出今 河北省 完县 西北之 祁河 ,东流与 滱水 、 易水 等会合入海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二月戊午,盟于 濡 上。” 杜预 注:“ 濡水 出 高陽縣 東北,至 河間 鄚縣 入 易水 。”2.古水名。即今 河北省 易县 西北之 北易水 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:“ 涿郡 …… 故安 , 閻鄉 , 易水 所出,東至 范陽 入 濡 也。”3.古水名。在今 广西 荔浦 西北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漓水》:“ 瀨水 出縣西北 魯山 之東,逕其縣西,與 濡水 合。水出 永豐縣 西北 濡山 ,東南逕其縣西,又東南流,入 荔浦縣 ,注於 瀨溪 。”4.浸渍;沾湿。《易·夬》:“獨行,遇雨若濡,有愠,无咎。”《礼记·少仪》:“羞濡魚者進尾;冬右腴,夏右鰭;祭膴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濡,音儒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濡,溼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和农具·薹笠》:“耕有春雨濡,耘有秋陽暴。” 清 顾景星 《攻魃篇》:“夏杪劇旱乾,涷雨僅濡瓦。”5.滋润。《诗·小雅·皇皇者华》:“我馬維駒,六轡如濡。” 郑玄 笺:“如濡,言鮮澤也。”6.常喻施受恩泽。 汉 王褒 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令百姓徧曉聖德,莫不霑濡。” 宋 欧阳修 《仁宗御飞白记》:“ 仁宗 之德澤涵濡於萬物者,四十餘年。”7.喻恩泽。 唐 柳宗元 《沛国汉原庙铭》:“區宇懷濡,黔黎輯柔。”8.停留,迟缓。参见“ 濡滯 ”。9.尿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病方今客腎濡,此所謂‘腎痺’也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濡,溺也。病方客在腎,欲溺,腎也。”
濡2 [nuán ㄋㄨㄢˊ]
[《廣韻》乃官切,平寒,泥。]
“ 渪2 ”的今字。
水名。今 河北省 滦河 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 玄水 東入 濡水 。 濡水 南入 海陽 。” 颜师古 注:“濡,音乃官反。”
濡3 [ér ㄦˊ]
[《集韻》人之切,平之,日。]
“ 渪3 ”的今字。同“ 胹1 ”。
谓以汁调和烹煮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濡豚包苦實蓼,濡雞醢醬實蓼,濡魚卵醬實蓼,濡鼈醢醬實蓼。” 郑玄 注:“凡濡,謂亨之以汁和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濡,音而。”《文选·宋玉〈招魂〉》:“濡鼈炮羔,有柘漿些。” 王逸 注:“言復以飴蜜濡鼈炮羔,令之爛熟,取諸蔗之汁,以爲漿飲也。”按,《楚辞·招魂》作“胹”。
濡4 [róu ㄖㄡˊ]
[《集韻》而由切,平尤,日。]
“ 渪4 ”的今字。
见“ 濡4忍 ”、“ 濡4愞 ”。
濡5 [ruǎn ㄖㄨㄢˇ]
[《集韻》乳兖切,上獮,日。]
“ 渪5 ”的今字。
柔软;柔弱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厲利劍者必以柔砥,擊鐘磬者必以濡木。”参见“ 濡5弱 ”。
濡6 [nuò ㄋㄨㄛˋ]
[《集韻》奴卧切,去過,泥。]
“ 渪6 ”的今字。
1.水貌。见《集韵·去过》。2.通“ 糯 ”。黏性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