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濮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FEE
【GBK编码】E5A7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44132224314311134
【汉语拼音】pú
【拼音编码】 pu2
【五笔编码】 iwo iwo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NKU
【注音符号】ㄆㄨˊ
【广东话】buk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濮 pú
<释义1>〔~阳〕地名,在中国河南省。
<释义2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濮1 [pú ㄆㄨˊ]
[《廣韻》博木切,入屋,幫。]
1.古水名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七年》:“﹝ 齊 師﹞及 濮 ,雨,不涉。” 杜预 注:“ 濮水 自 陳留 酸棗縣 傍 河 ,東北經 濟隂 至 高平 入 濟 。” 杨伯峻 注:“ 濮水 有二,一在今 山東 菏澤縣 北,一在今 河南 滑縣 與 延津縣 境。此指後者,今皆湮。”2.古地名。《春秋·隐公四年》:“九月, 衛 人殺 州吁 于 濮 。” 杨伯峻 注:“濮音卜, 陳國 地名,即 昭公 九年《傳》之 夷濮 ……其地當在今 安徽 亳縣 東南。”3.我国古族名。最早见于《书·牧誓》,为 商 周 时八个少数民族之一。分布在 江 汉 之南或 楚国 西南。曾参加 周武王 伐 纣 会盟。 周匡王 二年(公元前611年),与 麇 人伐 楚 。 周景王 二十二年(公元前523年), 楚 为舟师以伐 濮 。以后, 滇 西南亦有 濮 人记载。其演变有三说:一说 战国 以后演变为 百越 ,发展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各族;一说 百濮 与 百越 是两个不同的族体, 元 代以后称 蒲 人,以后发展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各族;一说前期的 百濮 与 百越 有密切关系,后期的 百濮 指孟高棉语族各族。《书·牧誓》:“及 庸 、 蜀 、 羌 、 髳 、 微 、 盧 、 彭 、 濮 人。”《左传·文公十六年》:“ 麇 人率 百濮 聚於 選 ,將伐 楚 。” 郭沫若 《宿楚雄》诗之一:“ 濮 髳 北會無遺迹, 諸葛 南來有舊營。”4.姓。 明 有 濮英 。见《明史》本传。参阅《通志·氏族三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