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瀝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01D
【GBK编码】9E72
【笔画数】19
【笔顺】4411331234312342121
【汉语拼音】lì
【拼音编码】 li4
【五笔编码】 idl idt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GMI
【注音符号】ㄌㄧˋ
【广东话】lik1 lik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瀝 lì
<释义1>见“沥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瀝1 [lì ㄌㄧˋ]
[《廣韻》郎擊切,入錫,來。]
“ 沥1 ”的繁体字。
1.水、泪、酒等液体下滴。 汉 王延寿 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動滴瀝以成響,殷雷應其若驚。” 唐 司空曙 《哭苗员外呈张参军》诗:“因瀝殊方淚,遥成墓下詩。” 宋 彭乘 《续墨客挥犀·呼为卧仙》:“ 華岳 張超谷 岩石下有僵屍,齒髮皆完,春時遊人多以酒瀝口中,呼爲卧仙。”2.水流淌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文水》:“泉發於兩寺之間,東流,瀝石沿注山下。”《晋书·食货志》:“其諸 魏氏 以來所造立,及諸因雨決溢蒲葦馬腸陂之類,皆決瀝之。”3.渗出;使渗出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境异》:“ 阿薩 部多獵蟲鹿,剖其肉,重疊之,以石壓瀝汁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九》:“然前所渡 芭蕉洞 前小水,即其透崖瀝峽而出者。”4.汁液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丽色赋》:“象奩瓊盤,神瀝仙丹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四·竹》:“淡竹瀝。 機 曰:將竹截作二尺長,劈開,以磚兩片對立,架於竹上,以火炙出其瀝,以盤承取。”5.清酒。《楚辞·大招》:“ 吴 醴白蘖,和 楚 瀝只。” 王逸 注:“瀝,清酒也。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《广绝交论》:“分雁鶩之稻粱,霑玉斚之餘瀝。” 邹韬奋 《我们的灯塔》:“所以帝国主义下的买办和准买办阶层只有附生在侵略者的馀荫之下,偷些馀沥。”6.犹表露、倾吐。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高祖纪三》:“果馳賓介,疊貢表章,向丹闕以傾心,瀝衷誠而効順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三会醮箓词》:“是敢瀝懇披心,虔誠悔過。”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·入寇志》:“含此冤氣,滄海難填,恨不能轉達聖主,盡瀝苦情。”7.湖名。在 广东省 肇庆市 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