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瀼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03C
【GBK编码】9E8F
【笔画数】20
【笔顺】44141251251112213534
【汉语拼音】ráng,nǎng
【拼音编码】 rang2 nang3
【五笔编码】 iyke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SER
【注音符号】ㄖㄤˊ,ㄋㄤˇ
【广东话】joeng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瀼 ráng
<释义1>(露水)多:甘露~~。
<释义2>〔~河〕地名,在中国河南省。
<释义3>〔~~〕波浪开合的样子。
<释义4>水淤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瀼 nǎng
<释义1>〔泱~〕水浊。亦作“泱灢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瀼1 [ránɡ ㄖㄤˊ]
[《廣韻》汝陽切,平陽,日。]
1.露浓貌。《说文新附·水部》:“瀼,露濃皃。”《玉篇·水部》:“瀼,露盛皃。” 明 陈子龙 《晓发诸暨大雾不见苎萝》诗:“平川蒸亂雲,宿莽凝瀼露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五二:“屋瓦自驚天自笑,丹毫圓折露華瀼。”参见“ 瀼瀼 ”。2.见“ 瀼瀼 ”。
瀼2 [nǎnɡ ㄋㄤˇ]
[《集韻》乃朗切,上蕩,泥。]
1.水流貌。《集韵·上荡》:“瀼,水流皃。” 明 唐寅 《荷莲桥记》:“匯而爲波涇,瀼而爲河淡,宕然而爲沮洳。”2.水淤;沤渍。《集韵·上养》:“瀼,水淤也。” 明 黄省曾 《艺菊书》:“凡藝菊有六事:一之貯土。凡藝菊擇肥地一方,冬至之後,以純糞瀼之,候凍而乾,取其土之浮鬆者,置之場地之上,再糞之。”
瀼3 [rànɡ ㄖㄤˋ]
[《集韻》人樣切,去漾,日。]
流入江河的山溪水。 宋 陆游 《入蜀记》卷六:“土人謂山間之流通 江 者曰瀼云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