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災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07D
【GBK编码】9EC4
【笔画数】7
【笔顺】5554334
【汉语拼音】zāi
【拼音编码】 zai1
【五笔编码】 vo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DUO
【注音符号】ㄗㄞˉ
【广东话】zoi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災 zāi
<释义1>同“灾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災1 [zāi ㄗㄞ]
[《廣韻》祖才切,平咍,精。]
亦作“ 烖1 ”。亦作“ 菑3 ”。亦作“ 灾1 ”。
1.自然发生的火灾。《左传·宣公十六年》:“凡火,人火曰火,天火曰災。”《公羊传·桓公十四年》:“御廩災。” 何休 注:“火自出燒之曰災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火無災燀。” 韦昭 注:“天曰災,人曰火。”2.泛指灾害,祸患。《周礼·天官·膳夫》:“天地有烖則不舉。” 郑玄 注:“天烖,日月晦食;地烖,崩動也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城郭不完,兵甲不多,非國之災也。” 唐 韩愈 《杂诗》之三:“雖無風雨災,得不覆且顛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西域河中》诗之四:“寂寞 河中府 ,生民屢有災,避兵開邃穴,防水築高臺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法後王》:“夫爲下而倍,烖必及其身。” 毛泽东 《和郭沫若同志》:“僧是愚氓猶可訓,妖爲鬼蜮必成灾。”3.罪恶;错误。《穀梁传·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災,紀也;失,故也。” 范宁 注:“災,謂罪惡;紀,治理也。有罪當治理之。” 汉 蔡邕 《故太尉乔公庙碑》:“悉引衆災,雖非己負,公皆以自克遜位。”4.危害。《书·盘庚上》:“乃敗禍姦宄,以自災于厥身。”《诗·大雅·召旻》:“溥斯害矣,職兄斯弘,不烖我躬。”5.焚烧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十一月乙酉, 柏梁 烖。”《汉书·五行志上》:“濫炎妄起,災宗廟,燒宫館。” 明 唐顺之 《葛母传》:“其故廬災於火。”6.个人遭遇的不幸。如:招灾惹祸;没病没灾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