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_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>> 汉字释义 >> 浏览文章
炙 汉语拼音zhì 五笔编码 qo qou !
时间: 2013年07月24日 来源:疑难字查询网 作者: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浏览次数:
“炙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Unicode编码】07099
【GBK编码】D6CB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35444334
【汉语拼音】zhì
【拼音编码】 zhi4
【五笔编码】 qo qo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RSUO
【注音符号】ㄓˋ
【广东话】zek3 zik3
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
炙 zhì <释义1>烤:~兔。焚~忠良。~手可热(热得烫手,喻权贵气焰很盛)。 <释义2>烤肉:脍~人口(美味人人爱吃,喻好的诗文、事物大家都称赞)。 <释义3>喻受到熏陶:亲~(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)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
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
炙1 [zhì ㄓˋ] [《廣韻》之石切,入昔,章。] [《廣韻》之夜切,去禡,章。] 亦作“ 熫1 ”。 1.烤。《诗·小雅·瓠叶》:“有兔斯首,燔之炙之。” 毛 传:“炕火曰炙。”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十二·西门行》:“飲醇酒,炙肥牛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八》:“僧瀹茗炙麵爲餌以啖客。”2.烤熟的肉食。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:“爲俎孔碩,或燔或炙。” 毛 传:“炙,炙肉也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关羽传》:“ 羽 割炙引酒,言笑自若。” 唐 李白 《侠客行》:“將炙啖 朱亥 ,持觴勸 侯嬴 。”3.引申为肴馔。 唐 杜甫 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殘杯與冷炙,到處潛悲辛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:“酒炙數行,龍君執爵向客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张鸿渐》:“酒炙豐美,似所夙備。”4.烧灼。《汉书·戾太子刘據传》:“乃斬 充 以徇,炙 胡 巫 上林 中。” 唐 韩愈 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水之無聲,風蕩之鳴。其躍也,或激之;其趨也,或梗之;其沸也,或炙之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十回:“若用此香將文火慢慢的炙起來,無論你醉到怎樣田地,都能復活。”5.曝晒。 唐 韩愈 《石鼓歌》:“雨淋日炙野火燎,鬼物守護煩撝呵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当漂流中,孩子忽染疹子,任其风吹日炙,不予诊视,而竟全愈。”6.引申为照射。 晋 嵇含 《悦晴》诗:“朝霞炙瓊樹,夕景映玉枝。”参见“ 炙背 ”。7.烘烤;烘干。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 馮異 抱薪, 鄧禹 吹火,帝對竈炙衣。” 北周 庾信 《春赋》:“更炙笙簧,還移筝柱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十一》:“急入其廚,索火炙衣。”8.熏陶;受到熏陶或教诲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百世之下,聞者莫不興起也,非聖人而能若是乎?而況於親炙之者乎?” 朱熹 集注:“親近而熏炙之也。” 唐 韩愈 《送郑十校理序》:“ 愈 事相公……三爲屬吏,經時五年,觀道德於前後,聽教誨於左右,可謂親薰而炙之矣。” 明 方孝孺 《郑处士墓碣铭》:“ 望之 温雅可慕,炙其言論愈久,而益深至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五回:“久仰芳名,無由親炙,今日見面,真是謫仙。”9.中药制法之一。把药材和液汁辅料同炒,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序例一·十剂》:“其制藥炮、熬、煮、炙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回:“炙甘草八分。”10.通“ 跖 ”。脚掌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“肉之美者,猩猩之唇,貛貛之炙。” 陈奇猷 校释引 王念孙 曰:“炙讀爲‘雞跖’之跖。”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炘 汉语拼音xìn 五笔编码 orh 下一篇文章:炚 汉语拼音guāng 五笔编码 joy
我也说两句

热门信息
最新更新
关于疑难字查询网 | 站长信箱
Copyright 2008-2012 Powered by HaoSystem.COM,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hljbg@163.com
黑ICP备090002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