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炳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0B3
【GBK编码】B1FE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433412534
【汉语拼音】bǐng
【拼音编码】 bing3
【五笔编码】 ogm ogmw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OLO
【注音符号】ㄅㄧㄥˇ
【广东话】bing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炳 bǐng
<释义1>光明,显著:彪~。~蔚。~映。~焕。~耀。
<释义2>点,燃:~烛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炳1 [bǐnɡ ㄅㄧㄥˇ]
[《廣韻》兵永切,上梗,幫。]
亦作“ 昞1 ”。亦作“ 昺1 ”。
1.光明;明亮。《易·革》:“大人虎變,其文炳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‘其文炳’者,義取文章炳著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省烦》:“炳若日月之著明,灼若五色之有定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八:“﹝ 禮烈親王 ﹞靡役不從,載在琅書,炳如星日矣。”2.明显;昭著;明白。 汉 扬雄 《法言·君子》:“或問聖人之言,炳若丹青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原道》:“自鳥跡代繩,文字始炳。” 宋 陆游 《秋夜》诗:“退士鬢毛紛似雪,老臣心事炳如丹。”3.指文采鲜明。 唐 韩愈 《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》:“後之人苟未知 南陽公 之文章,吾請觀於三君子;苟未知三君子之文章,吾請觀於 南陽公 ……蔚乎其相章,炳乎其相輝。” 明 方孝孺 《答钱罗二秀才书》:“彼七八君子者,皆博特而雄達,才高而文炳。”4.显示;显现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封禅》:“爾其表權輿,序皇王,炳元符,鏡鴻業。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平等寺》:“寺門外有金像一軀……常有神驗,國之吉凶,先炳祥異。” 宋 周密 《图画碑帖》:“幽有人兮好冥絶。炳其輝,凝其潔,悠悠終古長不滅。”5.点燃。 南朝 宋 谢惠连 《雪赋》:“燎薰鑪兮炳明燭,酌桂酒兮揚清曲。”参见“ 炳燭 ”6.照耀。 明 张煌言 《贺延平王启》:“伏願威揚四裔,烈炳千秋。” 李大钊 《列宁不死》:“ 列宁 的功业,在人已如日月炳天,江河行地。”参见“ 炳映 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