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焰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130
【GBK编码】D1E6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433435321511
【汉语拼音】yàn
【拼音编码】 yan4
【五笔编码】 oqv oqv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ORN
【注音符号】ㄧㄢˋ
【广东话】jim4 jim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焰 yàn
<释义1>火光:光~。
<释义2>火苗:火~。烈~。气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焰1 [yàn ㄧㄢˋ]
[《廣韻》以贍切,去艷,以。]
亦作“ 焔1 ”。亦作“ 熖1 ”。亦作“ 燄1 ”。“ 炎3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火苗。 北周 庾信 《对烛赋》:“光清寒入,燄暗風過。” 宋 晏殊 《撼庭秋》词:“念蘭堂紅燭,心長燄短,向人垂淚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二九回:“﹝ 孫策 ﹞叱左右將 于吉 扛上柴堆,四下舉火,焰隨風起。”《说岳全传》第三十回:“但見滿山紅焰,火勢滔天。”2.火光;辉光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勤求》:“鑿石有餘焰,年命已凋頽矣。” 唐 韩愈 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紫焰嘘呵,高靈下墮。” 清 孙枝蔚 《灯宵别兴》诗之一:“明殊螢火囊中焰,殘敵隣人壁上輝。”3.照耀。 北周 庾信 《灯赋》:“動鱗甲於鯨魚,燄光芒於鳴鶴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詰朝大戰,風北來,礮火及茅葦,野燎焰天。”4.燃烧。 唐 张读 《宣室志》卷六:“於是里人數輩,夜尋其光,俯而觀之,其光自土而出,若焰薪火。” 明 高启 《答衍师见赠》诗:“深房煮山藥,乾葉燄風銚。”5.犹熏。 唐 元稹 《虫豸》诗序:“叢穢卑褊,烝瘴陰鬱,焰爲蟲蛇,備有辛螫。”6.比喻灼人的气势。参见“ 焰勢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