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煎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14E
【GBK编码】BCE5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4312511224444
【汉语拼音】jiān
【拼音编码】 jian1
【五笔编码】 uejo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AKU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ㄢˉ
【广东话】zin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煎 jiān
<释义1>熬:~药。~熬。
<释义2>烹饪方法,把食物放在少量的热油里弄熟:~鱼。
<释义3>量词,指中药煎汁的次数:头~。二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煎1 [jiān ㄐㄧㄢ]
[《廣韻》子仙切,平仙,精。]
1.熬煮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错币》:“畜利變幣,欲以反本,是猶以煎止燔,以火止沸也。” 马非百 注:“煎,熬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笨麴并酒》:“作頤酒法:八月、九月中作者,水未定,難調適,宜煎湯三四沸,待冷,然後浸麴,酒無不佳。” 唐 韦应物 《清明日忆诸弟》诗:“杏粥猶堪食,榆羹已稍煎。” 宋 苏轼 《豆粥》诗:“又不見 金谷 敲冰草木春,帳下烹煎皆美人。”参见“ 煎沸 ”。2.借以指汤药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至理》:“今醫家通明腎氣之丸,内補五絡之散,骨填苟杞之煎,黄蓍建中之湯,將服之者,皆致肥丁。”3.一种烹饪方法。锅里放油,加热后,把食物放进去,使表面变成焦黄。 唐 韩愈 《燕河南府秀才》诗:“還家勑妻兒,具此煎炰烹。”4.熔炼。 明 余继登 《典故纪闻》卷十一:“近聞 浙江 、 福建 等處,有等頑猾軍民不遵法度,往往聚衆偷開坑穴,私煎銀鑛。”5.消熔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 司馬 云:‘膏起火,還自消。’”6.比喻折磨,焦虑。《乐府诗集·杂曲歌辞十三·焦仲卿妻》:“恐不任我意,逆以煎我懷。” 唐 杜甫 《羌村》诗之二:“蕭蕭北風勁,撫事煎百慮。” 宋 梅尧臣 《送李太伯归建昌》诗:“不向世路去,徒取愁腸煎。”参见“ 煎熬 ”。7.比喻吵闹。 元 汤式 《湘妃引·有所赠》曲:“鶯煎燕聒惹相思,雁去魚來傳恨詞。”8.量词。中药煎汁的次数。如:头煎;二煎。
煎2 [jiàn ㄐㄧㄢˋ]
[《廣韻》子賤切,去線,精。]
用蜜或糖浸渍的果品。 宋 吴自牧 《梦粱录·除夜》:“是日,内司意思局進呈精巧消夜果子合,合内簇諸般細果、時果、蜜煎、糖煎及市食。”
煎3 [jiǎn ㄐㄧㄢˇ]
[《集韻》子淺切,上獮,精。]
减损。 汉 蔡邕 《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》:“夫煎盡府帑之蓄,以恣輕事之人,專勝者必未克,挾擬者必未敗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