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熛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19B
【GBK编码】9FCF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433412522111234
【汉语拼音】biāo
【拼音编码】 biao1
【五笔编码】 osfi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OFB
【注音符号】ㄅㄧㄠˉ
【广东话】biu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熛 biāo
<释义1>飞迸的火焰:“士纵火焚西南,~延城中。”
<释义2>燃烧:“覆沧海以沃~炭,有何不灭者哉?”
<释义3>闪光:“海内云蒸,雷动电~。”
<释义4>疾速:“卒如~风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熛1 [biāo ㄅㄧㄠ]
[《廣韻》甫遥切,平宵,幫。]
1.火焰。《吕氏春秋·慎小》:“突洩一熛而焚宫燒積。”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一家失熛,百家皆燒。” 汉 陈琳 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隨波漂流,與熛俱滅者,亦甚衆多。” 唐 刘禹锡 《武林观火》诗:“餘勢下隈隩,長熛烘舳艫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·题三义塔》:“奔霆飛熛殲人子,敗井頽垣剩餓鳩。”2.赤色。参见“ 熛闕 ”。3.闪光。《後汉书·班固传上》:“海内雲蒸,雷動電熛, 胡 縊 莽 分,不莅其誅。” 李贤 注:“熛,光也。”4.焚烧。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鉦鼓疊山,火烈熛林。飛爓浮煙,載霞載陰。”5.疾风,暴风。 汉 枚乘 《梁王菟园赋》:“暴熛激,揚塵埃,蛇龍奏,林薄竹。遊風踊焉,秋風揚焉。”6.风迅疾貌。 晋 杨泉 《物理论》:“故春氣温,其風温以和,喜風也;夏氣盛,其風熛以怒,怒風也。”参见“ 熛怒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