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燂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1C2
【GBK编码】9FEF
【笔画数】16
【笔顺】4334125221251112
【汉语拼音】tán
【拼音编码】 tan2
【五笔编码】 osj osj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OKE
【注音符号】ㄊㄢˊ
【广东话】cim4 taam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燂 tán
<释义1>烧热:“五日则~汤请浴。”
<释义2>烤烂:“挢角欲孰于火而无~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燂1 [xún ㄒㄩㄣˊ]
[qián ㄑㄧㄢˊ]
[《廣韻》昨鹽切,平鹽,從。]
[《廣韻》徒含切,平覃,定。]
[《集韻》徐心切,平侵,邪。]
1.烧热;热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五日則燂湯請浴。” 郑玄 注:“燂,温也。” 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皮日休》:“嘗以皮鞠作詩嘲 日休 曰:‘八片尖皮砌作毬,火中燂了水中揉。’” 唐 卢仝 《客淮南病》诗:“ 揚州 蒸毒似燂湯,客病清枯鬢欲霜。”2.烤熟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弓人》:“撟角欲孰於火而無燂。” 郑玄 注:“燂,炙爛也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姬生》:“生一日晚歸,啟齋門,見案上酒一壺,燂雞盈盤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