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爟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21F
【GBK编码】A083
【笔画数】21
【笔顺】433412225125132411121
【汉语拼音】guàn
【拼音编码】 guan4
【五笔编码】 oak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OJN
【注音符号】ㄍㄨㄢˋ
【广东话】gun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爟 guàn
<释义1>举火:“司~掌行火之政令。”
<释义2>〔~火〕古代祭祀袚除不祥所举的火把。
<释义3>古代边防报警的烽火:“~烽未息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爟1 [ɡuàn ㄍㄨㄢˋ]
[《廣韻》古玩切,去换,見。]
“ 權2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指祭祀中举火。《周礼·夏官·司爟》:“司爟,掌行火之政令。”2.古代祭祀用的火炬。参见“ 爟火 ”。3.祭祀中最先使用火的人。《周礼·夏官·司爟》:“凡祭祀,則祭爟。” 贾公彦 疏:“祭爟,謂祭先出火之人。”4.日常生活用火。《周礼·夏官·序官》:“司爟下士二人,徒六人。” 郑玄 注:“故書爟爲燋。 杜子春 曰:‘燋,當爲爟,書亦或爲爟,爟爲私火。’” 贾公彦 疏:“民間理爨之火爲私火。”5.报警的烽火。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爟者,烽火之爟也,邊亭之警候。” 明 黄辉 《煄光赋》:“山熠燿以矜幽,城爟爝而增晷。”6.星名。属鬼宿,共四星,分属今之巨蟹座及双子座。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軒轅西四星曰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