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_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>> 汉字释义 >> 浏览文章
狀 汉语拼音zhuàng 五笔编码 nhdd udy !
时间: 2013年07月28日 来源:疑难字查询网 作者: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浏览次数:
“狀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Unicode编码】072C0
【GBK编码】A0EE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52131344
【汉语拼音】zhuàng
【拼音编码】 zhuang4
【五笔编码】 nhdd ud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IGS
【注音符号】ㄓㄨㄤˋ
【广东话】zong6
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
狀 zhuàng <释义1>见“状”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
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
狀1 [zhuànɡ ㄓㄨㄤˋ] [《廣韻》鋤亮切,去漾,崇。] “ 状1 ”的繁体字。 1.形状;形态。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:“其雲狀有若犬、若馬、若白鵠、若衆車。” 高诱 注:“雲氣形狀如物之形也。” 唐 韩愈 《〈高君仙砚铭〉序》:“儒生 高常 ,與予下 天壇 中路,獲硯石,似馬蹄狀。”2.指容貌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王后悦其狀。” 鲍彪 注:“狀,皃。”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 有若 狀似 孔子 。”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陈女夏姬》:“其狀美好無匹。”3.情状;情由。《鹖冠子·夜行》:“此皆有驗,有所以然者,隨而不見其後,迎而不見其首,成功遂事,莫知其狀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舍人弟上變,告 信 欲反狀於 吕后 。”《北齐书·祖珽传》:“﹝ 高元海 ﹞明旦面奏,具陳 珽 不合之狀。” 唐 韩愈 《独孤府君墓志铭》:“君奏疏諫,召見問狀,有言動聽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六:“ 張氏 在陽間恰像做夢一般,也夢見陰司對理之狀。”4.谓有事实依据;有迹象表明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今人言君皆有狀,天子重致君獄,欲令君自爲計。”《金史·宗翰传》:“ 闍母 再奏 宋 敗盟有狀, 宗翰 、 宗望 俱請伐 宋 。”《新唐书·冯盎传》:“﹝ 盎 ﹞反未狀,當懷之以德, 盎 懼,必自來。”5.功绩;善状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﹝ 舜 ﹞行視 鯀 之治水無狀,乃殛 鯀 於 羽山 以死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言無功狀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 誼 自傷爲傅無狀,常哭泣。” 顔师古 注:“無善狀。” 宋 苏轼 《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》:“又官吏無狀,於給散之際,必令酒務設鼓樂倡優,或關撲賣酒牌子,農民至有徒手而歸者。”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猴怪》:“因其前世居官無狀,仍罰爲女身。”6.礼貌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諸侯吏卒異時故繇使屯戍過 秦中 , 秦中 吏卒遇之多無狀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司文郎》:“寺中有 餘杭 生先在, 王 以比屋居,投刺焉,生不之答。朝夕遇之,多無状。”7.陈述。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自状其過,以不當亡者衆;不狀其過,以不當存者寡。” 郭象 注:“多自陳其過狀,以爲不當亡者衆也。” 唐 元稹 《永福寺石壁〈法华经〉记》:“沙門釋 惠皎 自狀其事。” 宋 洪迈 《容斋三笔·老人该恩官封》:“故 漳州 軍事判官 晁仲康 之母 黄氏 ,年九十一矣,其第四子 仲詢 走京師狀其事。”8.形容;描绘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:“故灼灼狀桃花之鮮,依依盡楊柳之貌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游黄溪记》:“至初潭,最奇麗,殆不可狀。” 明 谢榛 《四溟诗话》卷二:“‘柳塘春水漫,花塢夕陽遲。’‘夕陽遲’則繫花,‘春水’何須柳也。此聯妙于狀景,華而不靡,精而不刻。” 鲁迅 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一篇:“狀水曰汪洋澎湃。”9.类似,好像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狀乎無形影,然而成文。” 杨倞 注:“狀,類也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穀水》:“遊觀者升降可閣,出入虹陛,望之狀鳧没鸞舉矣。” 唐 司空曙 《早春游望》诗:“青草狀寒蕪,黄花似秋菊。”10.文体名。向上级陈述意见或事实的文书。如:奏状;诉状;供状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 充國 上狀曰:‘……臣謹條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。’” 唐 韩愈 《论今年权停举选状》:“謹詣 光順門 奉狀以聞。伏聽聖旨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刘姓》:“ 劉 恨恨不已,竊肆中筆,復造狀,藏懷中,期以必告。”11.指叙述人物生平行事的文字。 汉 以后多称为“行狀”。《後汉书·王符传》:“覽察其狀,則德侔 顔 冉 ,詳覈厥能,則鮮及中人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或恐尚逸墜,未集太史氏,敢以狀私於執事。” 姚华 《论文後编·目录中》:“是以諸家爲狀,三代籍貫,必列文前,於文之末,必書‘謹狀’。”12.指褒奖、委任等文件。13.古代行状、书疏等结尾用语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齐竟陵文宣王行状》:“易名之典,請遵前烈。謹狀。” 唐 陈子昂 《上蜀川安危事》:“惟乞早降使按察,謹狀。 聖曆 元年五月十四日通直郎行右拾遺 陳子昂 狀。” 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四:“古尺牘之制,‘某頓首’或‘再拜’或‘啟’; 唐 人始更爲‘狀’,末云‘謹奉狀謝不宣,謹狀’,或云‘謹上狀不宣,謹狀,月日,某官姓名,狀上某官’。”14.指书信。 唐 韩愈 《与鄂州柳中丞书》之二:“是以前狀輒述鄙誠,眷惠手翰還答,益增欣悚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又与韩忠献王书》:“ 脩 前在 潁 ,曾一拜狀。尋以移守 南都 ,苦於當道,頗闕修問,徒切瞻思。”15.通“ 藏 ”。参见“ 狀匿 ”。16.通“ 裝 ”。《墨子·备突》:“門旁爲橐,充竈狀柴艾,寇即入,下輪而塞之,鼓橐而熏之。” 岑仲勉 简注:“狀即‘裝’,言滿竈裝入柴艾。”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犿 汉语拼音huān,fān 五笔编码 qtyh 下一篇文章:狁 汉语拼音yǔn 五笔编码 qtc qtcq
我也说两句

热门信息
最新更新
关于疑难字查询网 | 站长信箱
Copyright 2008-2012 Powered by HaoSystem.COM,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hljbg@163.com
黑ICP备09000247号